公司介绍:中国高科(股票代码600730)集团,为教育部控股的集团公司,业务范围有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向的to Bto C教育)生物医药、基金公司、智能门锁以及特殊玻璃制造等业务。自21年起,与工信部合作,作为信创国产化
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牵头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信创教育信息化相关业务。
下属人数:直接下5人,间接下属100多人
工作职责:
1、 全面负责整个集团下属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2年至今)
2、 分管集团教育研究院、教学研发、生态合作、产品建设 (17年至今)
人力资源副总裁任职工作业绩:
任职期间公司成功实现了旧业务向新业务的转型,并实现了规模化的利润,为未来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成了组织管理体系的搭建:包括按照不同生命周期、战略意图以及业务类型的企业进行组织类型框架建设,配合以人才、团队、文化、能力、系统、进化、变革的人力资源开门七件事。
高绩效传导的绩效体系的搭建:包括战略路径、战略解码、绩效流程以及应用等一整套绩效管理体系。
组织与业务架构的调整:上市公司管控需要满足稳定合规和集约高效的特性,创新业务需具备灵活调整、敏捷快速的特性,为解决这种天然的矛盾,将业务分类切割:
相对稳健传统或已处于成熟期业务在上市公司架构内运行;
创新业务或风险高的业务放在基金公司的架构内,进行体外孵化,设置较低的管理门槛以及灵活的激励机制等。
高管团队以及核心业务团队的引进:
高管团队:引进具备全球视野和行业顶尖公司的管理层2人(含目前公司一把手)
投资团队:来自瑞银、IDG、天弘基金等优秀投资企业
泛IT专业共建业务团队的引进:对行业内成熟的专业共建团队进行Mapping,锁定目标业务负责人,跟进一年多,成功引进。今年年度的合同额为5千万左右,三年内营收规模上亿,合作院校30余家。并且通过管控手段和人员梯队建设内化初创团队,真正完成业务外引到企业内化落地的过程管理。
执业医师业务团队引进:
业务引进后的落地:HRBP对接各业务部门,从KPI设置、团队人员配置、激励方案、团队融合落地、业务流程梳理、新团队知识沉淀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
人工效能分析:从人均营收、人均利润、人均成本、人事费用率、人均薪酬福利以及招聘和培训占比、人员配置等的角度分析各个职能和业务单元,结合业务发展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落期)给予薪酬福利方案、激励方案、调薪政策、人员编制策略的指导意见。
企业文化重塑:
集团公司:通过企业文化测评、高频词提炼、观察访谈、历史资料查询、理念对标和外部事件对标等方式,寻找干部员工心中的核心价值观并发起投票,探索并重塑拼搏、学习、创新的企业文化。
并购企业:根据并购中企业文化整合模型(同化式、融合式、分离式、消亡式),分析具体业务特征,大部分被投企业采用同化式的文化整合模式,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寻找重大差异点进行管理。
被投企业的人力资源整合:潍坊工商学院、遵义医学院的建设、英腾教育、高科慕课等。
其他:股权激励方案的制定、现金类虚拟股权方案的制定、绩效较差团队的优化(苏州业务团队、教师业务团队等)
团队的优化:裁员副总裁级别两人;深圳仁锐供应链公司的安置(涉及上百人);河北久智光电子的人员安置(涉及700-800人);上海高科生物的安置(涉及几百人)等
副总裁分管集团教育研究院、教学研发、生态合作工作业绩
副总裁兼任执行院长 (2017年10月至今):成功实现了公司业务向to B to G端业务的转型,完成了整体产品线的落地以及市场化。
政府端、学术端、产业端、区域合作伙伴生态搭建:从无到有建立建立政府端、产业端、学术端以及区域合作伙伴生态管理,与百度阿波罗、中国电子系(麒麟等)、华为晟腾、航天云网、寒武纪等数十家厂商建立联合产品、联合市场;与工信部建立“信创英才”计划,高举国产化人才培养的大旗,与工信部联合举办“信创人才培养论坛”,形成信创人才培养从资源端到课程产品端到市场端一整套解决方案,推动产品与业务;与信通院人工智能联盟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承接教育部项目;与北大、人民大学等数十所院校建立合作,占领学术高地。
销售管理:渠道政策的搭建、销售任务的制定等
离职原因:股东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