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上市公司(600104),全球共66个基地,20万员工,总股本115亿股,总资产10066亿,资产负债率65.94%,净资产收益率4.98%,现金流量净额423亿,流动比率113%,速动比率95%。2022年销售502万辆,营业收入7447亿元,净利润141亿元。
职业历程:
2002年8月到2008年5月任南京菲亚特汽车采购经理;
2008年5月到2013年3月任上汽通用汽车采购高级经理;
2013年3月到2016年9月任上汽通用汽车制造高级总监;
2016年10月到2019年6月任上汽集团规划部总经理;
2019年6月到2024年3月任上汽集团总公司副总裁。
业绩:
1、 集团运营
◆制订上汽集团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战略,利用阿米巴管理法分管——上汽捷氢(氢能源电池)、华域汽车(上市公司600741)、时代上汽和上汽时代(锂电池)、车享家(物联网)、荣威和名爵(纯电乘用车)、大通和依维柯(纯电/氢能商用车、房车)、红岩(纯电/氢能重卡)等全球36个基地运营;通过全流程六西格玛节控制,融合精益自动化和数字智能制造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升级迭代。任职期间实现分管产业年产值从1094亿增长到4250亿,年均实现160%增速。
◆主持集团数字化全球采购,年均完成分管2000亿集团采购和降本3%任务。
◆主持集团新能源汽车海外营销体系建设和海外销售服务,年均完成120万辆汽车1600亿集团海外销售任务。
◆主持集团海外投资建厂,全程主持上汽MG泰国基地(投资100亿,1094亩,年产15万MG)和印度基地(投资70亿,1032亩,年产10万MG)并购、规划、工艺布局和建设,实现泰国/印度基地2019年12月同时竣工投产和本地化销售。
◆主持智能汽车和氢能电池中长期规划,建立技术型谱,成功研发2款固态电池(覆盖乘用车及商用车,320-525.5V电压和160-200WH/KG)、七合一电驱桥(车型覆盖乘用车和4.5T-88T重卡,功率覆盖200KW-380KW、37000Nm-84000Nm)、3项11KW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4款氢燃料电池系统(40-110KW氢燃料发动机、金属双极板电堆和燃料电池系统覆盖1.5KW-260KW,单体燃料电池储氢系统覆盖35Mpa-70Mpa,40kg储氢量)及氢能装备(膜电极和氢能电解槽)、6款氢能重卡(覆盖4.5T-49T载重)及2款氢能轿车(大通MIFA),使汽车整体可控预期 B/C >13%,正常产销后较竞争对手成本降低5%。
◆主持精益生产,引进六西格玛和WCM,打造数字化智能制造体系。通过整合36个基地柔性产线平衡匹配(JPH从12.5 提升至18.1)、零部件PFEP 精益化分析、架构线边工艺排序生产(提升工时利用率12%≈16.44亿员工工资总额),JIS/JIT均衡化工序生产(在制品周转率降低75%和137条产线同步均衡生产)等措施,实现年均产量同步增长75%、节约运营成本45%、生产效率提高62%,年均不良品率控制≤1PPM目标。
◆主持上汽物联网“车享购”策划和运营,上线运营100多种系列新车和二手车、车享汇、车享付、车享配、车享拍等多个业务板块,实现汽车“看、选、买、用、卖”一站式全生命周期价值服务,每年实现800亿营业额。
2、集团资本运作
主持上汽集团11亿澳元收购澳洲铁矿石85%股权,3.77亿加元收购美洲锂矿100%股权,2.46亿美金收购印尼镍矿95%股权。
主导上汽参股企业上市,通过公司战略定位、引入战略资本和扩宽上市渠道,成功推动科创板-603013亚普股份、主板-001301尚太科技和688779长远锂科、港股-东正金融02718.HK 上市。
主持跃进和MG 50亿兼并重组案,600841动力新科和FIAT76亿并购重组案。
主持上汽集团3.4亿美金股权投资AUTO X公司、15.6亿人民币股权投资黑芝麻智能科技公司和27亿人民币战略投资清淘能源。
3、数字化转型赋能
创建上汽捷氢,推动上汽捷氢创建国家能源燃料电池研发中心以及和宝武钢铁集团合建吴淞氢能产业园(占地15万平方米)。
主持智能网联技术研发,团队成功研发49款SIC 8英寸芯片和4D毫米波雷达,自主研发的iECU获得了中国首张ISO26262ASILD产品认证证书,引领上汽成功布局L4级,进军L5级自动驾驶。
主持数字化系统研发,团队成功研发上线“蜘蛛智选”数字智能系统及“行翼通”数字车联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