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绍: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具有高校
背景的上市企业。华工高理作为其一级核心子公司,其空调温度传感器,占据全球70%以上市场份
额。在孝感国家高新区建有全球最大的敏感功能陶瓷器件产业基地,公司与全球一流院校建立了紧密
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致力于物联网用新型传感器的产业化。
职责概述: 带领15人管理团队(4个招聘岗、1个员工关系岗、2个薪酬、2个培训、1个EHR系统维护以及5个HRBP)对4000人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职期间逐步渗透,强化了人力资源工作
对公司战略及业务的支持,打造高效能学习型组织。
1、 基础人事平台构建 : 引入金蝶EHR信息化系统构筑SSC服务平台,引导HRBP岗位发挥支持
业务作用,招聘、薪酬、培训等专员在提供SSC工作的同时发挥COE专家角色,提升HR业务向能
力,为公司提供一体化、数据化、自主化的标准化人力资源服务。
2、 人才梯队建设 : 搭建基层、中层、高层人才管理体系,调动人才向经营层提供战略、组织建
设等专项建议的积极性;推动青苗班、菁英班、高层进修班等继任者学习型项目,并佐以导师制,引
导员工成为价值贡献者,制定实施人才发展计划和导师制培养计划,建立基于项目绩效评估、专业技
术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的晋升机制。
3、 人才引流 : 主导实施“五年计划”---五年时间里从985、211高校中选拔100名优秀毕业生充实公
司人才梯队,打造人才招募(大型校园招聘)、培养及留任(导师制)的工作系统,每年留任不少于
25人,近五年时间里留任104名青年人才,其中技术人员占比67%,市场人员占比23%,职能人员占
比10%。
4、 任职资格体系建设 : 建设任职资格体系,打通多通道的人才发展战略,打造“能者上,劣者
汰”的用人理念;依据公司战略人才发展要求,联合业务部门进行公司任职资格体系文件的编写、落
地,包括岗位说明书、核心业务考核点、业务流程梳理及考核实施,关注评定结果在薪酬、培训上的
应用。
在职期间主导完成120名技术人员的内部职称评定、现有基层管理人员390人的任职资格评定工作,
同时 “一年一评”的模式保证了员工成长内驱力,绩效目标达成率显著提升。
5、 组织能效提升 :落实“三个凡是”原则,根据公司经营人才战略,对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
效率无法满足要求的员工进行考核淘汰,减少员工总量,降低人工成本和用工风险,提升人均效能;
在职期间实现了年度优化总量510人、人均贡献率提升目标的达成,无一起劳动纠纷。
6、 组织变革提升 : 完善事业部制管理模式,明确责权利边界,通过2个事业部独立核算激活事业
部潜能。
成立组织变革领导小组,主导组织架构的诊断、优化,人员结构的调整,推行从原材料采购、市场开
拓、技术研发、品质管控到生产交付的一体化运营,完成组织架构的调整。
明确组织考核办法,做到精准激励,通过项目考核、“超产奖”、月度之星等激励方式,搭配任职资格
体系的运用,人均贡献率同比提升15%。
开展人力效能成本分析,重新划分人工成本分摊,对人工成本进行分析诊断,并提出管理意见。
编制事业部《经理年薪考核办法》,明确事业部考核方式,促进事业部总经理围绕经营指标达成及事
业部良性协调发展进行工作。
制定事业部年度薪资包和人力资源成本预算,并强化HRBP持续优化组织流程的作用,同时佐以年度
人才盘点,通过人员调配等方式提升组织灵活性。
7、 学习发展 : 搭建公司全景立体式培训体系 , 完成TTT课程建设及实施;招募培养内训师成
立“百人讲师团”;搭建“OPE微学院”线上学习平台 , 开发微课近200门;设计考核培养模式 , 并引
入“世界咖啡”、“拆书会”、体验式培训等提升培训有效性;发挥政策敏锐性 , 率先进行200名员工通
过企业新型学徒制获得国家级职称证书 , 公司获得政府发放人才培养补贴 , 同时为公司技能型人
才培养开辟新的通道。
8、 薪酬体系设计 : 根据公司战略人才发展通道及实行有效激励的理念,并考虑行业薪酬水平及
公司内部薪酬现状,重新设计调整薪酬体系;针对不同职能体系及岗位贡献差异,设计年度薪酬调整
方案及激励政策,打破薪酬天花板,提高内部公平性,强化“为贡献付薪”的观念导向,引导员工自我
提升,为公司创造价值。
9、 员工关系管理 : 面对员工层次复杂、人员基础素质差异大的管理现状,构建员工关系管理系
统,组织协调劳动关系管理、处理劳动争议、员工离职访谈等,多次对业务部门进行非人管理培训,
引导用人部门深度参与人员管理,有效提升部门内部管理专业性及有效性。
10、 CSR审核 : 把控国际、国内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审核关键控制点,顺利通过SA8000、
TS16949体系审核以及飞利浦、三星、惠而浦等国际客户社会责任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