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位:工程维修部经理
汇报对象:工厂总经理
下属情况:主管2名,专家2名(1机1电),库管2名,文员1名
工作职责:
担任工程维修部经理从事的工作内容主要有:
1、设备的维护保养
2、设备故障处理
3、零配件仓库管理
4、维修成本控制
5、能源成本管理
6、工程项目管理
7、部门人员管理及人工时管理
8、部门预算
9、部门安全及5S管理
工作业绩:
- 维修成本控制在310 RMB/t, 设备故障率<0.4Nr/t
- 零件周转率达到2%, 盘点差异率<0.5%
- 能源成本控制在1906 RMB/t
- 项目及时完成率>90%
- 部门安全及5S公司内部得分最高
职 位:高级工程师
汇报对象:技术部经理
下属情况:帘线工艺工程师3名,技术员3名
工作职责:
新产品开发及导入:
1、新产品标准的确认
2、新产品工艺流程的开发
3、新产品初始工艺的开发
4、样件认可
5、PFMEA的完成
6、工艺控制计划的完成
7、工艺设定卡的完成
8、作业SOP 的完成
9、试验批认可
10、试验批到批量生产的导入
成品区域技术管理:
1、制定技术成品区域工作内容,目标及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跟进各目标的达成情况
2、制定成品区域岗位需求计划
3、 制定成品区域工程师管理考核方法,KPI的设定
4、制定成品区域岗位培训计划
5、制定成品区域年度项目设定,项目预算,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跟进及项目评审、关闭
工作业绩:
- 完成了供普利司通新产品的帘线区域工艺开发,主要结构有3x0.30OCHT,2x0.225+3x0.18 ST, 3+9+15x0.165 HT
- 主导完成贝卡尔特惠州工厂供普利司通新产品产能扩张项目并达到预期产能需求
3x0.30OCHT 600t/月, 2x0.225+3x0.18 ST 150t t/月 3+9+15x0.165 250 t/月
- 完成技术部对样品实验批的认可管理
- 完成了技术部的项目管理
项目经验:
2013/04 -- 2014/04:普利司通新产品投产
责任描述:担任项目Leader, 项目中负责产品的工艺开发及工艺文件的制定,产品认可,设备采购、协调安装、调试及投产,设备维护方法及维护计划的制定,同时对项目成本、质量、进度、安全负责。项目按时完成,并顺利通过普利司通客户审核,目前该新产品已顺利量产,月产量150t。
项目描述:该项目为新产品投产项目,项目总投资1200万 RMB,设备采购量96台,人员增加26人;
项目成员涵盖:生产、技术、维修、质量、采购、财务及工程技术中心 7个部门;
项目整体过程分为: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结束5个阶段:
-- 项目计划又分为6个milestone:样品认可,实验批认可,设备及配件订单的投放,设备采购到厂,设备安装的完成,设备调试及投产;
-- 项目执行进度每双周跟进
-- 项目预算控制及调整,每月与财务核对调整
职 位:生产质量主管
汇报对象:生产部经理
直接下属情况:工艺领班2名,质量领班2名,培训老师2名,SPC专员1名,操作工48名,间接下属:倒班领班4名
工作职责:
生产方面:
1、生产计划的完成
- 根据计划部订单信息,制定生产部门内部生产计划,并跟进生产计划的执行,根据生产过程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 根据内部生产计划,调配生产部内部资源,计算人员、机器、物料的投入使用量
- 产量日报的发布
2、效率管理
- 跟进生产过程机器效率(OEE)、人员效率(Man hours/ton)
- 优化生产线布局、物料周转及工作流程进行
3、成本管理
- 控制生产过程,减少废品的产生
- 中间库存(WIP)的管理
- 跟进每千吨能耗,优化生产计划及生产过程,降低能耗
4、现场5S管理
5、安全管理
6、人员管理
- 人员岗位设定及岗位职责制定
- 领班及操作人员的招聘、培训及绩效考核
- 团队建设
质量方面:
1、根据公司质量目标建立部门质量管理体系;
- 工艺控制系统的建立
- 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 培训团队的建立
2、推动部门质量管理体系在工厂内的执行
- 建立工艺控制及工艺维护团队,推动工艺团队在生产中工作的开展
- 建立生产部门质量团队,并推进其工作
3、监督质量管理体系在工厂中的运行
- 质量周报及月报的生成
- 体系优化
工作业绩:
- 主导贝卡尔特惠州工厂新车间(双捻机车间)的启动投产(2011年6月-2011年12月)所有正新结构均由该车间生产
- 新车间产能在2011年底达到30t/月,2012年中期达40t/月
- 新车间废丝率控制在3%以下
- 协助质量部门完成了正新对惠州工厂新车间的质量审核
项目经验
2012/11 -- 2013/09:降低生产废丝量
责任描述:项目leader,负责废丝定义标准化,废丝处理流程的建立,废丝数据的统计分析,废丝周报的发布,废丝原因确认及制定改进措施,并对改进结果负责。项目按时完成,达到项目初始设定目标,废丝率由4.9%降低至3.0%,成本节约364.8万RMB
项目描述:项目为生产过程控制改进项目,项目整体采用6sigma方式进行,即项目分为5个阶段: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定义阶段:完成了废丝的定义及废丝处理流程的制定
测量阶段:完成了各区域废丝数据的测量及统计
分析阶段:Pareto chart识别废丝产生的重点区域
改进阶段:Ishikawa及优选矩阵,对重点区域废丝进行原因统计并制定改进措施
控制阶段:执行改进措施,确认有效性,并进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