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全面主持公司研发中心各项工作,团队规模600+,主要包括:
1、参与制定了公司发展战略SP、年度商业计划BP、年度经营计划和整体预算方案,监督产品&技术
年度发展规划的落实;
2、客户牵引与技术对接:承担了多家全球TOP新能源(锂电、光伏、储能、汽车等)客户高层对
接,有效牵引客户未来需求与规划;
2、产品规划与技术规划:通过组织市场洞察,竞对分析、战略解码等活动,发布了未来三年研发中
心《**产品规划与技术规划》战略报告并保持年度迭代更新;
3、产品体系和解决方案团队能力建设与提升:完成了移动机器人AMR/AGV(潜伏/悬臂举升/叉车式/协作复合式)、工业机械手含夹爪(三坐标/四轴/六轴),非标功能单机/非标设备系统(发料机/分
选机/打包机/拆箱机/组盘机等)、拉带等产线单机设备和智能工厂软件系统
(LMIS/MES/WMS/WCS/ACS/SCADA)等六大自研产品体系建设,以及解决方案团队的售前规划能
力和集成交付能力的全面提升;
4、新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承担了核心技术研发和重要交付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的开发以及重大项目
售前规划方案的制定,完成了六大产品线,三十余项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确保了各产品线硬件产
品和工厂软件系统的行业竞争力(产品性能、成本、能耗、智能化、柔性化、模块化,标准化等),
大幅提高了产品开发人效和现场调试的交付人效;承担了国内外顶尖高校和机构的产学研合作,确保
前沿颠覆性技术的提前布局;
5、订单项目交付:主要涉及六大产品线的硬件单机产品和工厂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现场交付,
国内和海外(美国/欧洲)智能工厂(锂电、光伏、储能、汽车等)项目全年累计交付2*+亿;
6、降本专项,主要包括:产品硬件降本、生产制造降本、运输降本、安装调试降本、人效提升降
本、现场部署降本等,其中,23至24年Q2,已达成产品降本40+%的年度目标;
7、研发能力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仿真能力体系建设(设计仿真、系统仿真、虚拟调试、数字孪生等)、产品测试体系建设、解决方案规划与集成交付体系建设,确保了售前规划方案的准确性和集成
交付阶段的电气&软件调试快速性,确保了订单项目的交付周期和交付质量,交付周期减小30%;
8、订单项目验收,有效支撑国内和海外(美国和欧洲)新能源(锂电、光伏、储能、汽车)整线项
目的验收,23年完成2*+亿验收,23年验收金额同比增长230%(对比22年,22年验收*亿);
9、研发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对原有研发流程和制度改革和创新,建立了全新的研发流程和制度,大
幅提升了研发团队工作效率,确保了团队在有效支持售前工作(客户对接、方案规划,项目竞标)同
时,也能有效应对集高并发项目(多产品、多项目)开发,在24年海外交付项目工作量倍增和团队
规模大幅缩小的情况下,确保了海外订单项目的交付及时性;
10、组织架构与团队建设:通过打造基于产品线的研发中心组织架构,全面提升各大自研产品的竞
争力;通过电/软整合,大幅提升现场交付实施能力;通过规划/软件整合,大幅提升售前规划能力;
针对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产品线纵向管理和技术委员会的横向专业赋能,大幅提升了工程师能力和团
队凝聚力;
11、全新打造研发项目管理与研发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率,确保了研发中心的订单项
目交付周期和交付质量,其中,24年上半年的已达成设计变更率(金额维度和数量维度)优于23年
设变率的50%,满足年度既定的设变率指标要求;
12、标准化/模块化的落地,主要包括:六大产品线的单机硬件产品和系统软件产品的标准化/模块
化;
13、海外安全认证,主要包括:CE/UL标准解读及其在六大产品线产品上的落地应用;
14、重大专项改革落地,主要包括:IPD改革落地、PLM改革落地、产品模块化设计改革落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