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业绩:
1.生产计划、生产量管理:
①根据工程内现况确认生产计划;
②督促生产计划达成,并分析产量未达原因;
③制定并实施机台别产量提高方案: 2009年~2010年 通过改变按钮位置及方式、在不影响产品品质的情况下提高设备运转速度来降低Cycle Time从而提高机台产量;
2.设备管理:
①每日故障内容收集并通知设备部门修理;
②联合设备部、生产管理部制定预防维修计划并监督实施过程,验收维修结果;
③分析影响生产、品质的设备因素,并制定设备改造改善计划并协助相关部门实施: 2010年通过改善冠带层导开装置配重辊固定方式减少了冠带层导开故障时间、半成品废弃与备件消耗;2010年通过改善1014压辊形状减少了胎侧压合不良;2010年,通过对二次法成型机1014机台进行增加接头定位程序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OE合格率;2011年通过改善胎面接头压辊高度、压辊间位置从而降低了接头张口不良;
3.人员教育:
①发掘科内人员存在的问题点及不足,制定教育计划并实施;
②制定新员工教育计划并确认教育结果: 通过改变原有新员工转正考核方式,改变新员工教育方式,提高了新员工的品质意识、对标准以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培训师与新员工的责任感;
③定期对员工进行品质、安全、5S等方面的集中教育;
4.人员管理:
①对科内的一般职(管理人员)及技能职T/O与P/O进行管理: 在新员工到岗后根据班组人员情况确定分配名额;
②根据生产需要制定岗位分布;
③根据班组人员现况安排加班满足生产需要同时最小化人员投入量;
④监督人员出勤、出岗情况;
⑤考核管理: 根据工程目标制定班组考核项目和目标,每月进行班组长及员工个人考核,并根据月别考核结果确定年底考核结果、升级升号;根据各班组班长考核结果找出其工作中的不足并帮助其改善;
5.安全管理:
① 定期进行教育,通过安全事故案例对相关员工进行安全教育,防止同类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② 定期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通报安全隐患并督促安全隐患的整改;
③ 发生安全事故时详细了解安全事故的发生经过并分析其人员、管理、技术原因,做成《安全事故报告书》,教育材料并对员工进行教育;
6. 3定5S管理;
①每周进行模范机台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并对设备进行相关改造改善,2007年、2010年年底获得公司“5S优秀奖”;
②日常现场5S管理: 每日督促现场的整理整顿与机台卫生清扫,根据成型现况对现场进行定置标识;
③看板内容管理
7. SCRAP管理:
①分析SCRAP产生的原因,制定对策措施降低SCRPA发生量
②通过规范交接班制度,明确责任提高员工的责任心,使员工主动为降低SCRAP而努力;
③通过设备改造、员工教育、员工考核从而降低不良胎胚的发生量;
8.生产消耗品管理: 生产消耗品的购买及使用管理;
①负责每月生产消耗品的库存统计及使用量分析,从而确定月购买量;
②把关消耗品质量,使用期间出现问题时与供应厂家联系要求其更换并实施改善;降低消耗品购买价格,节约成本;
③使用管理: 建立消耗品领用台帐,规范消耗品使用,减少消耗品浪费;
9. 品质管理
①标准遵守情况检查;
②发生不良时分析原因、改善;
③2007年改善白胎侧接头越色不良在公司发表或一等奖,在集团总部发表三等奖;
10. 份任组推进: 份任组登陆、活动开展及发表;
11. 治工具管理: 库存、现状、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