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职责和业绩:
带领团队(4名博士生、7名硕士生)从事工业自动化相关的机器人项目的研究
2020.06~至今,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粤港澳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2020.01~2020.06,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导师;粤港澳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2018.02~2019.12,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社会兼职:
2020-05-08-今,青岛大通云大数据有限公司, 副总裁
2020-04-23-今,重庆野象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
2019-08-01-今,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2019-07-01-今,广州三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
2018-06-15-今,深圳市景好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18-06-01-今,汇金军威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2018-02-28-今,深圳市中科德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2018-01-25-今,浙江海尚集团, 机器人科学家
2014-04-14-今,荷兰华人经济技术发展中心, 副主席
奖励信息:
2017 中国(昆山)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2018 年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优秀员工”
2018 年度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最佳项目贡献奖”
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
1.基于3D视觉的智能机器人抓取方法,第 1 作者,专利号: CN201911349363.5,发明专利;
2.一种基于指尖识别和手部运动跟踪的机器人演示编程方法,第 1 作者,专利号: CN202010080638.6,发明专利;
3.一种基于U-Net的高速铁路钢轨损伤检测方法,第 1 作者,专利号: CN202010138082.1,发明专利;
4.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第 1 作者,专利号: CN202010105860.7,发明专利;
5.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件6D位姿估计方法,第 1 作者,专利号: CN202010488145.6,发明专利;
6.一种基于动作演示示教的智能机器人抓取方法,第 1 作者,专利号: CN202010619248.1,发明专利;
7.一种基于元模仿学习的机器人演示示教方法,第 1 作者,专利号: CN202010669008.2,发明专利;
8.机器人轨迹演示编程系统,第 1 作者,登记号: 2020SR0478564,软件著作权;
9.一种基于3D视觉的机器人智能抓取控制方法及系统,第 2 作者,专利号: CN201811476075.1,发明专利;
10.机器人驱动关节,第 3 作者,专利号: CN201110203727.6,发明专利;
11.一种中心对称的UVW平台,第 6 作者,专利号: CN201820519324.X,发明专利;
12.一种用于精密对位平台的相机保持架,第 6 作者,专利号: CN201820537074.2,发明专利;
13.一种PPR高精密模组,第 7 作者,专利号: CN201820697307.5,实用新型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