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职责:
1、同步工程
1)负责产品制造可行分析、焊接和装配流程制定等。
2)负责整车产品零件装配分析,装配路径、工具可达性等。
3)参与样车试制,验证产品设计、工装设备可行性,处理试制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4)参与公司新产品前期的项目预研,提供现有生产线融合的技术评估边界,提交总体分析报告作为改进方向。
2、工艺规划
1)负责车间生产线计划的编制,按项目计划进度、质量和流程进行节点管控等。
2)依据工艺开发进度输出生产制造相关文件,生产线布局图、工艺设备清单。
3)针对工业化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优化产品工艺设计等。
3、部门建设
1)负责焊接和装配专业的技术标准发布及修订,完善工艺管理体系;完成部门的年度专利分配指标。
2)对焊接和装配部门人员进行梯队建设,避免成员同质化,构建核心业务和技术竞争力。
3)编制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成员KPI考评标准,并做好日常的监督考核和改善工作。
4)制定部门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和输入输出物要求。
部分课题: (焊接相关)
1、评价焊接制造可行性,材料组合厚度、镀层、强度等要求。
2、组织制定各类产品设计相关的连接规范/要求。
3、创建铝合金连接专业知识库(材料/产品结构/SOR性能/设备/工艺规划/检测/存放有效期等)。
4、分析铸铝件SPR铆接开裂原因分析,强度与延展率的平衡(8%是极限)。
5、参与冬季在大连铝弧焊车身焊接问题分析处理: 采用零件预热与低温互抵。
6、弧焊时周边空气流动速度对焊接质量影响: 大于1m/s对弧焊的坏处。
7、研究湿度控制弧焊房要求在沿海南通工厂与高湿的必要性。
8、实验论证制定可行的替代生产时SPR/FDS不能做破坏性检查: 制定目视检查/工具非破坏性检查标准。
9、研究碳纤维、玻璃钢等新材料/异种材料,连接工艺、胶粘及装配夹具等要求。
10、学习新工艺,摩擦铆焊、空心铆、射钉铆、TIG焊等。
11、了解SPR、FDS等新设备,转化对产品设计的要求,及工装夹具的特殊要求。
12、研究学习轻量化课题新型陶铝材料(纳米陶瓷铝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