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备复产调试 负责完成60Ah软包电池6PPM生产线设备复产工作,设备主要包括匀浆机(无锡罗斯)、自动投料系统(深圳杰维)、涂布机(深圳赢合&浩能)、碾压机(海域百特&赢合)、连续分切机(深圳浩能)、模切机(赢合)、极片隧道炉(时代高科)、叠片机(格林晟)、自动极耳焊接机(东莞超业)、自动冲坑包膜机(东莞超业)、电芯烘烤隧道炉(时代高科)、自动注液机(深圳力德)、自动化成线(珠海泰坦)等; 2、设备体系完善 制作及更新设备管理体系相关文件,建立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设备备件仓库盘存,更新优化备品备件清单; 3、能源管理 根据生产需求制定合理的外围设备保养及开停机计划,确保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最低能源损耗;
主要工作内容: 1、动力锂电池新产品开发:负责电动两轮车、4.5吨轻卡、轻型客车、微型汽车等项目锂电池包的电气部分开发。内容包括电池包电气开发方案的制订、电气原理图的绘制、电气图纸的制作、电气元件选型、供应商沟通及来料验收等一系列工作。 2、新能源汽车补换电项目开发:针对目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不足等问题,根据客户需求拿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整体方案制定、增程包(换电包)设计开发、整车改制、装车后测试等一系列工作。 3、新产品试制:负责新产品的样件试制及测试,并对试制过程中存在问题点的进行汇总与分析,拿出改进方案,同时跟进新方案的快速实施。试制结束后,完成并提交新产品试制报告。 4、新产品工艺文件制作: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同时完成工艺相关文件的制作,主要包括产品BOM、工艺流程图、D-FMEA、作业指导书(初版)、产品测试清单及测试要求等。 5、客户问题解决:针对客户市场反馈的量产产品问题,通过与客户沟通及产品相关资料查询,能够快速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完成实施。
主要工作内容 1、设备管理:对公司所有生产设备进行管理。包括对所需设备进行选型、采购、导入安装、使用指导书制作、维护维修计划及实施等一系列相关工作; 2、生产工艺管理:通过一系列生产工艺文件(包括工艺流程图、P-FMEA、P-SPEC、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等)的制作,并且不断的更新和完善,确保生产能够稳定运行,并且制造出合格的产品。 3、员工培训及考核:对员工进行设备操作方面的培训,并组织完成员工上岗证的考核。 4、项目管理:主导完成江森自控蓄电池滨州工厂铅酸蓄电池投产项目,通过对设备供应商、安装供应商的管理,以及和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协调沟通,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阶段性目标逐个按时完成,最终成功实现量产。
主要工作内容: 1、设备管理:主导公司生产设备及基础设施的管理。包括设备及生产线的导入安装、设备管理台账的制作更新、日常及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建立、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制作、设备应急维修及技术改善等一系列相关工作; 2、基础设施管理:负责公司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维护维修,以及公司用水、配电、用气、消防等各方面的管理; 3、生产工艺管理:负责公司工艺相关文件的制作更新与管理,主要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生产作业指导书、P-SPEC等,确保生产能够稳定顺利运行。 4、部门管理:根据部门职能建立设备部门的组织架构,制订各个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制订部门内部的管理办法及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能够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建部门工作的相关流程,使部门工作能够依照流程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制订部门年度的培训计划,让员工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学习提升机会,不仅能够有效促进部门的团队建设,同时也可以提升部门的整体能力水平。 5、TPM体系推行:主导公司TPM活动的推行,包括体系文件的制订、前期TPM活动的确定、目标的制订、TPM小组的划分、实施活动的落实推进、活动结果的评价改进及全面推广等系列内容。 6、固定资产管理:协助财务部门完成对公司资产的盘存及管理。
主要工作内容: 1、对公司所有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包括对所需设备进行选型、采购、导入安装、作业指导书制作、维护维修等一系列相关工作;以及计量仪器校正管理等; 2、负责公司公共设备的管理。包括基础工程的施工、维护维修以及公司配电、气、水、消防等各方面的管理; 3、 参与公司内工程改善活动,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改善设备及员工的工作状况,优化工作环境,最终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 4、生产安全管理。包括公司安全生产制度的制定、实施落实、成绩稽核等环节,并且参与主导公司的5S管理活动。 5、负责公司资产管理以及计量仪器的校正管理。 主要工作业绩: 1、生产改善 对CD机芯生产线进行流程改善,使产量提高20%以上。由原来的600台/8小时提高到800台/8小时。 2、固定资产管理; 改善资产管理方法,由原来的设备部门统一管理变化为各个部门独自管理,设备部门 统一监管。提高了管理效率,使资产管理更加明确化,方便资产的盘点。 3、安全生产活动 参与公司安全生产活动的实施。编制安全生产管理文件,加强员工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大大降低了生产事故和工伤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