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脸算法在rv1109平台的移植部署
(1-1)基于rknn完成人脸检测和识别算法模型量化,精度损失在1%以内
(1-2)独立完成检测、跟踪、识别算法的c++代码开发和对接
(1-3)配合上层应用,集成到实际闸机产品,满足业务方实时检测性能,整体流程在150ms完成一次
识别,并已落地在5+工地项目应用;
(2)边缘端ai模型部署框架
(2-1)主导设计并实现了框架代码
(2-2)支持多硬件(cpu,gpu,npu)、跨系统(linux,windows,android),可移植性高
(2-3)自定义模型格式以支持模型加解密,具备较高算法模型安全性
(2-4)支持c、c++、python接口调用,可扩展性较好
(3)模型训练部署平台(PDL)组件开发,为算法PDCA闭环提供保障
(3-1)完成模型转换组件开发,实现ptorch模型到onnx,savedmodel格式相互转换
(3-2)完成模型量化组件开发,自动化利用tensorrt、ppq,rknn实现onnx模型到 engine、rknn等
格式的转换
(3-3)完成模型部署组件的适配和开发,支持triton、tf-serving、和算法sdk输出
(3-4)支持tf-serving和triton-server多后端的加密模型加载和推理
(4)施工运单识别算法在rk3399pro硬件平台的移植部署
(4-1)与另外一位同事,一起完成整个ocr算法框架和开发,调试工作
(4-2)与算法同事配合完成ocr算法的优化,从3.3s->2s
(4-3)算法V1.0 版本采用cpython+cpp方式将算法代码和模型加密,达到快速验证商业价值和试点,
(4-4)算法V2.0采用cpp重写,保证算法的跨平台、规模化推广
(5)具备多款边缘设备的模型移植部署经验,比如海康智能相机、华为小站、AI盒子(RK系列)
熟练掌握常见AI框架(tf,pytorch)的模型移植、量化、加速和优化手段,业余时间喜欢逛github,
学习优秀开源项目,有为多个开源项目(mnn,tengine-lite,megengine,tim-vx)提供过 pr,
https://github.com/zjd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