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子系统、耦合子系统仿真
⚫ 氢气路:排气阀选型;中压腔容积(引射器入口)对瞬态压力控制的影响;截止阀对电堆保护能力的评估;开机氢气置换计算等
⚫ 耦合子系统:尾排氢浓度计算、气源氮浓度对氢腔氢浓度的影响
⚫ 架构选型评估:中冷器布置方式(相对电堆为串联/并联)的收益评估、氢喷与引射器的耦合控制的模型验证
➢ 合作应对实际应用问题
⚫ 一维模型复现车辆运行过程中的超温问题,通过仿真结果提升对问题的认知,结合冷却路的控制自由度计算系统边界
⚫ 结合CFD仿真(同事支持)计算双散热器的流量分配问题
⚫ 结合结构仿真(同事支持)解决DC漏液问题
➢ 膨胀机专项仿真:建立膨胀机的一维建模方法;梳理出空压机、膨胀机的理论公式选型
➢ 高海拔专项仿真:空气路对空压机的影响;冷却路对散热器的影响;氢气路对氢喷占空比的影响
➢ 动态特性仿真:建立停机后电堆氢浓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分析停机压力、保压时间对延迟氢氧界面及下次开机压力的影响,同时应用于
开机吹扫,通过模型预估下次开机的氢浓度,对开机吹扫时间闭环控制
➢ 联合仿真:结合控制模型,联合控制参数与仿真模型建立空气路、氢气路、冷却路的联合仿真模型(Ame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
➢ 液氢项目:空气路架构设计评估,通过对超低温液氢冷能的利用,评估对空压机的影响及中冷器的选型
➢ 燃料电池系统热管理仿真
⚫ 关键零部件选型匹配:水泵、中冷器、节温器性能匹配
⚫ 冷却路架构评估计算:流量分配计算、不同架构(中冷器、氢板换的布置方式)对系统的收益评估
⚫ 散热器选型匹配:散热器经验模型建立,散热器选型、散热量计算
⚫ 整车方向:电驱回路、制动电阻回路、动力电池回路流量分配评估、散热量评估
⚫ 车辆运行过程中温度控制仿真,不同环境因素对燃料电池的温度控制响应
⚫ 控制自由度与理论温控范围预测:水泵、节温器、风扇的耦合控制对车辆温控的理论范围计算
技能及意向
➢ 工具:Amesim、Cruise M、Simulink、CANalyzer、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