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管理。石墨烯技术路线是利用共轭框架作为前驱体,寻找适宜的交联剂和共轭框架材料体系,并根据实验结论做量产实验和材料表征(TGA、XRD、SEM、AFM、UV谱和粒度仪等手段),探索石墨烯在流体过滤和超电容领域的应用。此外,还对石墨烯产业化项目和纤维光伏项目做投前技术论证、参与产品设计评估和技术转移转化的投资后管理。其中,石墨烯项目组织了投委会论证、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技术合作协议、定期审核斯坦福柔性电子实验室的项目进展、定期检查多孔石墨材料的国内生产进展和第三方检验报告、组织中科院理化所、北大相关教授对石墨烯项目结题做科研成果鉴定等,多孔石墨的比表面积高达4037M2/g,成效显著。
2、政府专项经费申报。组织起草柔性电子国际协同实验室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如石墨烯项目在协同创新国际实验室中的创新型组织结构形式、实验室建设平台等),跟踪项目申报后的政府评审进展;及立项后的石墨烯等项目的定期汇报和结题验收汇报。
3、技术成果转化。对柔性OLED发光器件技术进行成果对接和落地转化,在兼任南京协同创新光源公司的项目总经理期间,完成柔性冷光技术的转移转化,并把多孔石墨溶胶超声振荡进ITO导电水溶液,获得了高曲率半径下的界面高附着力和适宜的光电特性,实现对原有技术成果的优化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