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职责和业绩:
1、结合公司5年规划和行业生产经营形式的变化,策划工厂中期规划,并通过年度方针管
理推进落地。制定公司年度经营方针、年度事业目标,通过工厂经营层认可后组织全面实施,
在近几年生产经营面临巨大挑战的条件下,仍高质量达成各项目标。
2、深入推进日产生产方式在工厂的实施与提升。包括品质管理、成本管理、现场管理、设
备管理等方法和工具。通过培训、制度建设、过程管理等手段,实现日产生产方式在工厂内
的深化践行。
3、组织团队利用IE专家资源开展IE诊断、推进现场改善课题,提升监督者IE知识与改善
能力,确保成本、效率达成既定目标,平均每年低减人员数十人,关于生产体制变更,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案例,在《东风汽车报》上得到宣传展示。
4、主持策划2L2G生产体制。面向生产计划大幅波动,导致生产过程损失严重的局面,主
动求变,灵活调整生产JPH运行,低减生产投入人员;进一步主动调整生产班次,低减超
过500人,减少年度生产成本超千万,同时提高人均收入,提升员工满意度。并固化了生
产体制调整和班次调整的流程方案,为应对后续生产形势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5、在公司层面推进跨工厂、跨公司的灵活用工方案,以最低的成本、最均衡的人力组织形
式应对各地生产需求。组织跨工厂、跨公司人力支援近300人次,减少、延迟年度招聘超
200人,年度效益1000余万元,减少了非必要的重复招聘及人员退出,大幅降低用工成本。
6、根据公司运行模式推进现场管理,持续提升现场管理水平,推进现场监督者能力培养,
从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等多方面为工厂输送全方位的现场监督者队伍;组织、推进QC活
动,培养QC活动团队,形成系统的QC活动体系,工厂QC活动课题多次荣获国际质量管
理小组会议(ICQCC)金奖、中机制协QC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公司级多项大奖,
连续两年荣获清华IE亮剑全国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创郑州工厂历史最
好成绩。
2018年4月 -2021年4月 焊装科 副科长
职位类别:副科长| 职位级别:中层管理
工作职责和业绩:
1、配合科长开展焊装车间成本、品质、安全等全面管理工作根据公司及工厂方针目标,制
定焊装车间中期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按计划推进各项工作开展。通过过程管理,确保车间
整体运营严格遵守前期规划并达成既定目标,连续三年科室指标全部达成。
2、与技术部门紧密协作,顺利导入多款新车型。主导新车型导入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生产、
品质各项指标顺利达成既定目标。
3、主要负责生产车型各项品质管理。从工艺体系、设备保证、员工技能、标准作业等多维
度确保品质稳定。无重大品质问题发生,各项品质指标顺利达成。
4、面对自动化持续导入,现场设备故障频发的现状,联合技术、保全等部门组织专项改善
活动,大幅减少设备故障导致的长时间停线,促进OEE提升。同时,建立故障快速修复机制,
明确各单位职责及处理流程,建设多部门联合的设备故障处理团队,持续推进设备修复标准
化工作。通过TPM活动推进,提前挖掘设备故障风险,进行预先管理,减少设备故障发生。
设备故障发生率及停线时间同比降低超过50%。
5、联合技术部门,针对焊装工艺特点,开发多项智能检测技术,提升品质管控的智能化程度,
极大程度的降低品质不良的流出,部分原因导致的错漏焊达到零化。建立了品质管理自动化、
智能化的中长期规划并持续实施。
6、机舱线智能制造试点的规划与建设。通过与技术规划部门的沟通,明确以现场需求为出
发点的项目规划方向。梳理了现场关于动能监测、品质监测、工位无纸化生产指示等方面的
需求,完善设计方案并推进实施,实现了焊装智能制造的突破。
2011年6月 -2018年4月 工业工程科 工程师
工作职责和业绩:
负责对总装、焊装车间标准时间、实作时间进行管理,从品质、成本、交期、安全及现场氛
围入手,开展总装、焊装车间改善工作,提升生产效率,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整体资源综合
利用的效果,进而全面提升精益管理水准。
1、2013年推进工厂级标准作业提升活动,标准作业遵守率从不足85%最终稳定达成95%
以上,有力支撑了新车型顺利投产。
2、2014年策划推进工厂编成改善提升,提升了监督者的编成改善能力,组织日产专家与母
工厂标杆班组长对工厂监督者实行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提升监督者编成改善能力,并通过
现场发表现场奖励的形式,调动班长的积极性。全年现场发表14次,全年低减超过100人;
3、2015年新产线投入及快速双班化。通过协调各方工作,新产线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条件下
顺利投产并实现双班化,项目经验在日产总部内部水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