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业绩:
一、精益管理工具的推广
1、系统持续改进项目实施
1.1 以过程为导向精益布局优化:按照加工工艺流程重新调整线体布局,缩短移动路线,确保物流路线清晰明朗。改善工位器具,定义流转批量,确保零件具备可追溯性。
1.2 通过价值流现状图(VSM)绘制反映当前生产前置期、在制品、节拍、班次、人员安排、物流、信息流等信息,通过价值流远景图(VSD)的规划(拉动原则、超市、先进先出等元素运用)确定改善项目,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缩短生产前置期。
2、瓶颈工序管理
通过对瓶颈工序OEE的监控,分析优化影响OEE主要因素,确保瓶颈工序持续有效产出
2.1节拍分析图:通过节拍图确定瓶颈工序
2.2小时产量跟踪:通过小时产量跟踪表记录各类时间损失
2.3帕拉图分析:通过小时产量跟踪表数据汇总出帕拉图,找出Top 3损失
2.4 PDCA循环分析:针对帕拉图找出的前三位损失,采用PDCA循环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装配线快速换型优化
遵循快速换型3步原则,从物料的配送、工装参数的调整方面进行优化改善,缩短换型损失时间
4、车间工人持续改进项目实施
主要针对车间一线操作者的持续改进项目,建立申报、评审标准流程。通过适当的奖励激励员工参与改进项目,培养工人团队意识及持续改进的意识,同时锻炼员工的组织及表达能力。
二、现场管理
1、标准信息板运用
⑴ 建立目视化管理看板(5板1架),分别为员工岗位和技能矩阵看板,关键绩效指标看板,瓶颈工序管理看板,日常管理看板,质量管理看板,不合格品展架。
⑵ 运用贴点的方式(红点:不达标,绿点:达标)直观的反应出当天的质量(Q)、成本(C)、交付(D)等生产现状。
⑶ 建立班前会制度,通过标准信息板内容回顾及时反馈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分层审核实施运用
通过标准表单组织不同层级定期对工艺文件、现场环境、设备状态、工装量具、检验记录等内容的审核,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异常情况,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