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020.09 | 运营高级工程师
职责内容:负责数通产品线的整体运作,从战略规划、战略解码、绩效管理、流程管理,运营管理等,确保战略目标
按时完成。
主要业绩:
1. 19年实现综合成本同比下降20%,约1.2亿美金,获得公司级团队金牌;
2. 销售额以每年约20%增长,其中17年-18年连续两年超过业务目标,KPI网络产品线第一;
3. S&OP预测准确率从原来54%→88%;
4. SLA备货周期经过特续改善从原来15→7天。
主要内容:
1.战略管理:通过BLM模型制定数通产品线战略目标,开展战略解码,结合KPI绩效考核确保目标执行落地,实
现每年20%增长;
2.运营管理:
绩效管理:结合业务定期监控、分析产品线的收入、利润、ITO、库存周转率、库存、报废等KPI指标,确
保KPI最大化实现;
产品管理:依据IPD流程,加速开发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如4T),新老产品切换时,保障原材料供应
及市场需求;
风险管控:建立风控体系,对投标、备货、开发、经营、未过TR6等风险采取事前评估,事中监测,事后
跟踪并预警管理;
供应链管理:根据产品线经营目标及年度经营计划,制定供应链发展战略,在需求管理、进销存管理、产
能规划、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安全库存建设、物流管理等提前布局,主导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与
优化,确保交付满足客户诉求;
成本管理:通过对制造、采购、运输、服务、研发等成本进行管控,实现综合成本平均每年同比下降10%;
流程优化:不断优化采购、计划、生产、运输和销售等流程,提升LTC销售与交付端到端的管理能力,SLA
备货周期从15→7天;
系统管理:搭建并完善IT系统,实现流程变革在系统落地,支持业务提效;
3.团队管理:带领团队建设,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指导、绩效考核等工作,提升团队作战能力,确保业务高效执
行。
2013.03-2016.03 | 计划经理
职责内容:负责数通产品线的整体供应能力,结合产品线规划及S&OP预测,从供应战略、需求管理、计划管理等到
库存管理,通过进销存管理模式,实现供需平衡。
主要业绩:
1. ITO从供应商备货45→35天,供应周期提升22%;
2. SLA备货周期经过特续改善从原来21→15天;
3. 库存周转率提高35%→48%;
4. 计划准确率提高55%→82%。
主要内容:
1.供应战略:根据产品线发展战略与年度经营计划,组织制定并实施供应战略规划:分析、预测市场要货及供
应形势,组织制定、评审及发布中长期S&OP预测及计划策略,通过监控、分析、优化与不断改进提升其准确
率,实现供需匹配;
2.绩效管理:主导供需评审,生产&交付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计划等业务,对达成率、准确率,ITO等
业务指标负责;
3.运营管理:定期组织S&OP会议,结合销售预测、供应情况、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组织协调销售、采购、制
造、研发等各部门评估和处理,生产计划、物料计划、出货计划等的制定与落实,控制合理库存,积极参与呆滞
物料预防、控制及处理,实现供需平衡;
4.供需管理:分析销售数据,细化项目的需求及风险分级管理,提升S&OP预测准确率,协调销售预测与供应
资源匹配,编制主计划的年度、季度及月度的物料供应需求;对订单的物料齐套性确认及关键物料的供应风险评
估;
5.监控计划执行:审核日生产计划排程,并监控实施,监控WIP的清理及生产异常的处理,确保生产任务落实
及按时完成;
6.产品管理:协调研发、销售、采购等部门制定不同的供应策略,统筹跟进产品试产安排,协调解决试产过程
中的供应问题;
7.库存管理:主导JIT库存管理模式,每月进行WIP库存分析,降低物料呆滞,提高库存周转率,合理控制库
存;
8.流程优化:不断优化供应商、外发厂的工艺流程及备货策略,根据项目节奏策略性提前备货,从而缩短ITO
周期45→35天及SLA备货周期21→15天;
9.团队管理:负责部门的人力及日常管理,对部门人员进行管理、培训、指导及评估并激励其工作绩效,打造
高效率运作团队建设。
换岗原因: 学习运营管理的全局观意识,加上运营部长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