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副教授资格-2017年,缺聘任名额)
职责业绩: 2017.7:通过校外五位专家学术盲评:具有副教授聘任资格。因校内11:1激烈的学术岗位竞争,缺少副教授岗位而未获聘任。
科研:
(1)已主持并结题纵向科研基金项目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
(2)已出版合著1本,发表和录用论文近35篇,其中SCI收录4篇(二区1篇),EI收录12篇。目前一区、四区大修SCI各1篇,4篇SCI原稿(其中2篇拒稿)待投递,几篇SCI论文在准备
(3)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其中授权2项,3项进行中,1项二审驳回
研究兴趣和专长:
(1)机器人控制:纯电机驱动/电机液压驱动多关节串联机械臂运动学、动力学建模,机器人路径规划(如SLAM、A*、Dijkstra、VSLAM),AGV导航定位,软体机器人、穿戴式机器人控制
(2)非线性控制:基于模型的控制,内模控制,自适应控制,前馈控制,自适应反步控制,滑模控制,分数阶控制等
(3)非线性系统辨识与建模:神经网络建模与控制,含非平滑非线性(如迟滞、间隙、死区、摩擦)机电系统的辨识与控制,卡尔曼类滤波(如扩展卡尔曼滤波、无迹卡尔曼滤波),模块化系统辨识,传统参数化辨识
(2)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如递归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门限递归网络、回声状态网络等), 机器学习(如支持向量机&相关向量机,主元分析,K均值聚类),模糊建模与控制,群智能优化算法
(5)高级过程控制及应用:电力、工业生产过程各种控制策略和各种PID算法及改进,Smith预估补偿
实践方面:
超精密伺服控制(如压电精密定位平台),电力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的建模与控制,自动驾驶汽车动态路径规划与轨迹控制(如模型预测控制、各种PID控制及改进),微电网协调控制,遥操作机器人控制,热工/工业过程控制(尤其单元机组协调控制), 监控信息系统,光伏逆变器智能控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