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薪:
职责业绩: 一. 产销规划
1.履职伊利奶粉事业部7年,对商品供应链管理、客户体验、履约时效和物流成本负责。推动规划全国6家生产工厂(170个SKU)排产节奏设定及量产任务达成,服务全国8个大区 3000家经销商渠道终端的铺货结果及库存天数检测,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掌握内因及走势,制定合理有效、辩证性供应链方案;
2.年度排产制定,根据事业部战略目标,分解季度大促、条线品类年度、月度的进销存滚动计划,为供应链产能、物流作业提供年度大计划。
3.供应链体系搭建,负责国内产品、海外产品物流业务SOP计划流程体系搭建和运营管理,根据业务GMV目标、单量目标运营要求,部署核心商品的备货计划,输出物流储运方案。
4.TOP商品风险管控,盘点季度Top50 商品畅销售罄率,跟进库存情况和销售进度,及时预警库存溢缺风险。
5.快反平台整合,搭建反平台,承接快反总目标,统筹各品类快反工作,跟进整体目标达成进度,与供应链对接快反产能快规划及调整。
二. 物流管理
1.仓网布局:根据集团未来10年业务规划发展为阶段目标,按区域、渠道、品类等多维逐级分解策略,设立五级仓储网络布局:
第一级,7家工厂(2017年,国内6家,海外澳大利亚1家)设立7处中央基地仓;
第二级,全国“6+1”个区域全渠道分销区域总仓(CDC);
第三级,设立覆盖全国13个省级中转仓(RDC)
第四级,根据京东、天猫自营电商补货特点,全国设立5处电商仓;
第五级,根据伊利集团交付数据支持,平台互联等设立全域云仓
随着集团平台切换,渠道下沉,满足最后一公里等业务变革,不断优化重构仓储网络布局,履职 7年过程中,物流管控指标稳定攀升,配送及时率98%、客户满意度100%、产品新鲜度95%,综合库存周转率8天等等,为集团2022启动NDC—全国中央配送中心战略提供工业模型;
2.路径规划:依托奶粉运输防护特性,2014年推动集团散改集策略,配送工具全部使用集装箱运输,根据运距难点、渠道特性、跨境通关等落实运输管理办法:
①国内运输:根据货源流向制定干线调拨为主线解决RDC货源补给,串线发货为重点解决西南区域、川藏区域等中转客户运距长、运件少、破损率高等瓶颈难点;评估招采C端仓网布局密集,有重叠发运属性的供应商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时效要求及成本压力;面对全国布局,能够多维度的评估、选定铁运、汽运等最优化运输方式,以节约物流成本,满足时效性、高品质硬性需求为核心。
②电商客户;采取直客直发,跨区代发、电商订单一件代发、云仓秒发等灵活机制优化物流成本,提高发运时效;
③跨境运输:综合评估选取专业性集成度较高的供应商,解决公海联运跨境运输、内陆公铁联运短驳入库等存入需求,解决跨境运输专业性问题及通关堆存问题,通过优化储备供应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总公司、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海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呼铁局、太原局、西安局等;
三. 采购管理
①依据事业部经营目标参与制定年度采购预算,为重大采购决策提供建议和信息支持;
②调查研究事业部产销部门商品采购需求及销量达成分布等,掌握品类商品的供应渠道和市场变化情况,评估品类规格整合及替代潜力,降低综合采购成本;
③负责支出分析(采购量、采购额、供应商分布、供应商量占比等 ),优化采购管理及绩效分配,编制母婴品类采购策略、预算及年度、季度、月度执行任务;
④采购质量异常处理,落实采购订单交付周期,确保采购订单品质要求,不断优化采购流程及考核管理;
⑤优化整合供应商名录,维护好现有原料供货商及物流外包服务商,开发有潜力的供货商,主导确立核心供应商导入、商务洽谈、汰换机制等预判风险;
⑥OEM工厂招采管理及产品质量指标管控;
四.食药质量体系管理
按照国家GSP食药商品流通环节管控要求及集团关于婴幼儿国家免检管理红线,搭建奶粉事业部流通管理体系,明确采购、生产、仓储、分销环节数字化集成管理,推动奶粉商品储运物理环境升级,满足产品全链条追溯率100%,食药产品新鲜度、运输防护符合率等硬性指标,推动事业部年度AAAAA级物流仓储管理成果评估复盘,确保集团关于产品质量年度审计及国家GSP考核认证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