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圈结构优化:根据商圈及流量属性进行商家类型及核心品类调整,保障商家结构的健康度
2、商家运营:针对商家属性/层级/货品/投入度等,输出不同类型的运营策略,提升商家在站内的GMV
和对平台的贡献度,同时也对商家环比及同比增速负责。
3、中长尾/新商家运营:建立中长尾及新商家运营体系,在商家的经营链路上予以赋能及产品化覆盖引
导,针对新商家建立筛选机制,筛选出适合平台生存的商家进行运营前置培养,提升这部分商家的生
命周期及销售额。
4、商家招募:针对淘系Top1000且未入驻平台的商家进行BD入驻。
5、货品运营:结合平台用户属性及行业趋势,针对不同商圈及类型的商家货品进行运营,提升货品的上
新率及售罄率,加速商家货品周转周期。
6、用户运营:结合商家的货品/价格/运营策略等匹配不同类型的人群包,通过AB测试等策略提高流量转化效率,同时优化商家的流量承接能力。
7、推动产品机制完善运营流程:从活动、新商家运营、中长尾商家的引导、小二对商家的触达等核心链路及节点上进行产品优化提升,提升商家的经营体验及销售额增长。
运营业绩:
1、商圈结构优化:所覆盖商圈从少女、少淑、中大淑、中老年、iFashion、集团型品牌、线下品牌、品类品牌、授权品牌等全链路覆盖,完善商圈丰富度及品牌数量。
2、商家运营:针对不同类型商家输出运营策略,整体环比和同比均高于同期大盘。
3、中长尾/新商家:建立新商家从入驻起的运营,引导产品化实现,通过产品化引导和筛选,提升商家
的生命周期,优质中长尾及新商家成长为头部商家的时间效率提升约为200%。
4、商家招募:招募天猫Top商家累计两百家,实现了品牌渗透率的翻倍增长。
5、货品运营:通过专款及活动、广告策略快速做爆款,通过货品的运营,中长尾成长到头部品牌的占比约为40%,同时头部品牌同比在400%以上。
6、用户运营:通过人群包匹配,优化调整关键词、货品价格、人群属性等核心指标后,商家流量提升约为120%。
7、产品完善:主导并推动上线个核心10个产品:商家档案、商家角色、外呼、任务流、异动预警、分层标签、目标追踪、内容体系搭建、成长营、商家后台数据看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