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城市:济南
所在部门:研究院
下属人数:14
汇报对象:集团公司总监、研究院院长
研究方向:车用高分子材料研发
公司简介:中国重汽的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始建于1930年,是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我国制造业第一支上市的红筹股,中国重汽曾在1960年生产制造了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八吨载货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主要研发、生产、销售各种载重汽车、特种汽车、专用车及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总成和汽车零部件,下属三个上市公司,产品出口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项目 6 项并顺利实施(团队 14 人),重点参与项目 如下:
项目1、高分子材料开发实验及中试平台搭建(预算*千万):在集团公司首次提出健康座舱概念,研究制定平台搭建方案,搭建了公司首个高分子材料开发实验及中试平台,并借助平台开展3D织物高分子材料再生实验及中试试生产,可使公司3D织物产品降本30%以上;借助平台开展专用PLA、ASA等健康座舱相关高分子材料研发项目。
项目2、非金属新材料研发(预算*千万):带领团队分别与上海复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天津大学、山东大学的材料、机械等相关专业领域的教授、专家、学者进行技术交流及合作洽谈,并与院士团队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十款材料,包括ABS、PC、PP、高分子合金、铝合金等。所开发材料旨在应用于商用车内外饰及A、B样车新产品样件的研发。
项目3、轻量化长纤增强轻质树脂材料研发(预算*百万):带领团队与同行业主要竞品进行对标,研究长玻纤增强轻质树脂材料,进行配方及成型工艺开发,完成以塑代塑,实现零部件降重20%、将本40%以上。
项目4、模流仿真分析项目(预算*百万):同欧特克公司紧密合作,首次为公司搭建模流仿真分析平台,并提出基于模流仿真分析的正向研发流程。项目旨在借助仿真分析平台,规范及优化集团公司汽车内外饰产品正向研发体系,最终实现产品一致性和质量的提升,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目前平台已协助开展十余项高分子产品开发项目。
项目5、智能制造数字化中心建设(预算*亿元):带领团队规划筹建了国内主机厂规模最大、工艺技术路线最全的智能制造中心,多项细分技术国内第一、世界领先。同时,与相关机械设备、材料及工艺技术领域几十家一流企业进行了深入技术交流,并建立合作或保持紧密联系(如美国GE、德国BASF、Coperion、Leistritz、ExOne、Voxeljet、海克斯康、斯棱曼、万华、共享智能、国家增材中心、铂力特、纳通医疗、潍柴动力等)。此外,还参与了实验室厂房建设方案的规划,厂房建设遵循安全、健康、美观三原则。实验室已于22年下半年投入使用,截止23年5月已协助完成五十余项研发项目,在公司新产品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 6、集团公司欧洲研发中心建设(重点参与项目,4 名核心成员之一,Leader 为集团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