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城市:北京
所在部门:风险管理中心
汇报对象:风险管理中心总经理
下属人数:10+人
公司简介:阳光保险是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服务业100强企业,提供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车险,健康保险,儿童保险,意外保险,旅游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理财保险等保险业务。
牌照包括:互联网科技、公募、私募、信保、融资租赁、保理、资产管理、保险经纪等;涉及主体类型包括:互联网科技、公募、私募、融资租赁、保理、小贷、资产管理、保险经纪等;
1、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与风险监控
1)定期出具公司全面风险评估报告,报送公司CEO和董事会;
2)负责公司风险监控和预警,搭建预警指标体系,评估资产质量,预估损失,开展压力测试;定期分析并报送监控报告,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等,以及风险间的传导性;
3)限额管理,对各业务线/产品,进行限额管理,定期评估调额;
2、负责宏观、行业、监管政策、公司跟踪研究,提高主动性管理效果
1)跟踪分析宏观经济、资本市场走势,定期提交研究分析报告以及分析评估报告,提供业务决策建议;
2)监管政策变化,采取主动性管理策略,及时调整风控政策和策略;
3)负责公司业务深耕或有计划拓展的行业开展研究,定期出具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4)负责公司交易对手/合作伙伴的长期跟踪研究,及其业务发展和信用变化。
3、业务风险防控
1)作为B端风控负责人,从0-1搭建公司供应链金融及小微金融业务,业务线已稳定运行且资产质量很好,风险可控,涉及行业包括电商、物流、医疗器械等行业领域;
2)拟定和审批资产分池、C端或小微或供应链金融客户准入模型、风控策略和模型、反欺诈模型、额度模型/定期调额、损失模型、贷后监控等;
3)负责渠道方行业选择、合作方筛选和准入尽调、限额管理和定期评估;
4)产品设计、交易架构拟定、合同审核;
5)定期或不定期全面系统评估和优化汽融、库融、消金、房抵贷、小微、供应链、信用贷等业务线的产品设计和交易架构、风控政策、风控策略和模型、资产质量、系统支持等,结合客群特点、资产质量和外部经济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定期或不定期提出调整建议;
6)参与投资项目尽调、项目审核、交易对手信用评估、合同审核、投后管理;投资类型包括:可转债、可交债、信用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等;
7)对仓位和主体、投资等进行监控,及时根据市场行情调整,确保收益符合预期;
8)模型管理;
4、风险数据管理和系统开发
1)第三方数据的选择和引入;
2)决策引擎开发、布置、决策引擎关键变量授权控制;
3)数仓和风控仪表盘的开发;
4)提出信息系统需求,协助业务和风险系统开发。
5、信用风险
1)参与公司重要客户/合作伙伴尽调,审核并出具额度上限,贷后跟踪并定期评估调额;
2)参与公司模型开发,包括A卡、B卡、F卡等,涉及产品包括房贷、汽车金融、消费金融等,定期回溯评估。
3)开展独立的信用分析、评级、定价管理;
4)信用风险监控与跟踪评价,以及突发事件预警管理;
6、市场风险
1)分业务类型进行限额管理,平衡风险与收益;
2)定期和不定期开展风险监控和归因分析;
3)定期或不定期对利率、资产价格变化进行判断,分析其对产品定价、风险等产生的影响,及时调整;
7、操作风险
1)损失事件库收集与评估,操作风险监控与评估,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2)建立风险模型;
8、流动性风险
1)定期或不定期整理公司资产端和资金端账户的期限结构,对资产表现进行预测,分析评价合理性与流动性风险;
2)开展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评估公司流动性风险;
3)与资产端、资金部门、财务部门协调公司资产负债匹配,以及协商融资计划、资金安排等。
9、投资风险
1)参与拟定投资策略和量化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对投资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2)协助建立投资标准,并对团队业绩进行评价;
10、优化公司风险管理架构体系,制定公司风险管理相关制度及优化相关流程;
11、金融业务财务减值模型及计量,业务风险预测,并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确保相关财务报告准确性;
12、负责质控管理,定期沟通。
13、负责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筛查关键控制环节,评估缺陷并督促整改(美股和港股)。
14、参加集团和公司内部专业培训与交流,包括:撰写材料,培训讲课等。
离职原因:个人发展,叠加个人学习和北京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