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17/05—2020/04 华夏幸福产业发展集团 人力资源高级总监
产业发展集团服务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节
能环保、都市消费、文化创意等行业客户提供精准招商引资及落地服务。全年招商引资额超1500
亿。
分管:OD、TD、OC、培训、绩效、MT
业务扩张阶段:制定区域分公司、大项目产服公司、中小项目产服公司的组织架构和部门设置标准、
明确权责、明确干部岗位职级和部门编制的配置标准,制定新人入模包括干部、社招员工、校招管培
生不同的培训内容和融入流程,搭建在线学习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高效、低成本全覆盖;帮助业
务团队进行快速融合
业务转型阶段:进行业务新打法的赋能落地,提升经营能力和业务能力,横向搭建策略、产促、运
营、人力不同条线的赋能项目,纵向搭建启明星、瀚海、远航针对校招新人、骨干、小项目产品总、
大项目产服总、储备区分总、区分总不同对象的赋能项目;针对核心干部的意识转型开展裸心会,建
立帮扶机制,推动业务策略工作营。进行过程性绩效管理和精细化人才盘点:围绕寻找线索-客户洽
谈-项目签约-项目落地核心业务流程明确每个项目在各环节的关键贡献角色,予以绩效认可,分享成
功经验,提炼业务方法,沉淀组织经验
降本增效阶段:推进经营单元责任制,做强区分,做实片区。夯实横向协同机制,促进跨区域共享,
合力攻坚跨区域大型龙头项目。进行绩效和分配方式改革,更多收入与结果挂钩,鼓励多劳多得,少
劳少得,不劳不得。控制人员总量,降低人力成本,聚焦关键少数设计激励措施保证稳定。打造关键
岗位人才梯队,加强关键岗位内部任用。强化业绩文化,应用绩效结果和职级标准等进行动态盘点,
高薪低产人员降职降薪,控制整体编制缩减。盘点各区域整体业绩,进行人力资源的释放和重组,向
核心区域和高效能区域匹配优质人力资源。搭建产业大数据团队,以数字化能力替代人工前期找线索
的大量成本,缩减对应功能的人员配置,降本增效。
分模块来看内容如下:
配合HRVP分解业务战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人力资源经营计划
组织变革,组织架构设计、形成大前台+区域事业部+战略总部三级组织架构,分步式作战,通过绩
效管理+激励机制+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机制+市场化人才流动举措,打造出极强的组织能力、达成极
高的人均产出,实现连续破千亿的产业佳绩
干部与关键岗位人才梯队建设、建立领导力、专业力、通用力的能力培养体系,建立集团在线学习平
台,通过人才盘点、选拔、任用、任命,帮助集团实现人才内生率从21%提高到60%
以招商特种兵、职能干部为目标培养产动力、常青藤管理培训生队伍,梳理各岗位的关键任务清单,
建立不同层级管培生的实战培养路径,培养出一批产服总、职能负责人,关键岗位任用率达到30%
集团绩效考核体系,企业文化体系管理
杭州区域、冀南区域、战略管理中心、产业研究中心、大数据招商中心、港澳台招商中心人力负责
人,关键岗位招聘,人员管理,考核激励,培训发展
常青藤发展中心 常青藤发展负责人
汇报汇报对象:常青藤发展中心总经理
推动了子弟兵任用文化的形成,推动常青藤比武机制的产生,全面有序推动常青藤走上关键岗位,在
公司陷入财务危机后,正是通过常青藤队伍支撑了公司艰难时刻的发展
实现从三年培养项目到全生命周期培养项目的突破
端到端管理股份公司全体管培生群体,打造华夏幸福管培生人才体系,向核心岗位输送管理人才和专
家人才
搭建常青藤人才库,对接内部人才招聘端,敏捷输送
搭建常青藤人才标准体系,经验地图,人才盘点体系,培养体系,晋升调动体系,绩效薪酬体系,加
速常青藤成长和人才输送
聚焦重点院校,进行校企合作,从源头吸引、锁定大批量优秀人才
2014/10—2016/10 华夏幸福股份总部 人力资源中心 人才发展负责人
汇报上级: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
后备干部人才发展体系搭建,搭建总部六级人才库人才梯队体系,通过机制牵引,对后备干部进行选
拔、培养、支撑公司从招聘人才战略向内部培养人才战略转型
常青藤管培生培养,外部对标,管培生定位复盘。招聘选拔复盘及评价工具和流程优化。培养群体细
化,精英常青藤,高潜常青藤,常青藤,明确不同项目的目标,培养策略,路径,推动项目实施滚动
建立岗位序列任职资格标准,素质模型,推动人才晋升,人才盘点,背景调查制度
推动人力资源体系变革,对人力体系进行梳理、盘点,设计人力三支柱体系,提升人力效能
推动关键人才项目的设计和落地,助力集团/区域产业发展团队能力提升,助力业务骨干向区域班子
培养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