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描述:统筹并管理制造部各项工作,含生产、计划、工艺、品质仓储物流模块的管理工作,确保绩效指标达成。
1. 日常工作:负责制造部所有相关生产、计划、工艺、品质及仓储的管理工作,带领部属保质、如期的交付产品。
2. 流程再造:带领团队梳理制造部整体流程,精简流程,使计划排产、仓库发料、生产执行、检验入库流程更简洁,缩短整体交付周期;
3. 精益改善:运用PDCA循环及IE手法带领部属进行作业测定,数据统计分析,工装夹具的设计与制作,改善员工作业,并策划全员精益改善活动;
4. 梯队建设:建立技能及管理矩阵,明确各层级所需技能,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及晋升机制,搭建梯队。
工作业绩:
(1) 工厂改造:改善工厂布局,优化生产模式,建立从来料、装配、出货为一个流的生产方式;并通过6S整理,将生产车间由以前的脏乱现象打造成干净、舒适、实用性强的参观型车间;
(2) 产能提升:
a) 通过作业测定,数据分析,改善生产制程工艺,制定工时标准,导入AGV生产模式,减少员工走动,实现物料手边化,流水线生产模式,将产线产能由10.2台/天,实际JPH为1.28JPH提升至2.22JPH(现状的1.73倍)产能提升至45台/天;
b)工艺优化:接插件取代手工一根根接线,单台装配时间由10个小时下降5个小时,效率提升100%;
(3) 质量提升:
a)目视化装配,收集异常问题并进行数据分析,锁定易出错的元器件并制定对策,通过电缆颜色、元器件标识,以及对应的孔位标识,与线束号码管一一对应,提升产品质量;
b) 组装质量课题攻克小组,利用QC手法分析质量问题,针对接错、松动、漏装漏测等生产问题制定专项整改,问题占比由34.7%下降至10%以下。
(4) 成本降低:
a)运杂费:通过集中发运、 大限度利用装载量、优化包装方式等方式,运杂费下降20%;
b) 生产辅材(手套、工具、辅料):收集浪费源头,制定标准,规范申购、领用、消耗动作,生产辅材下降40%;
c)工时成本:技能提升+效率提升+工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