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业绩: 工作概述:长沙工厂新建时期进入,前期参与工厂筹建,投产后全面管理车身车间生产、技术、维修等工作,完成了车身团队建设、质量提升和降本增效。同时负责外延工厂(含冲压车间、钣金分总成车间)的生产管理。
工厂筹建:全程参与天际 ME5 从设备安装到顺利量产;从 0-1 组建车身车间生产团队,负责人员甄选、培训(含标准化操作、TPM、GMS 等)、引导讨论塑造统一的车间价值观,推动并保障了新工厂的顺利投产。
目标管理:根据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制定车身车间的安全、人员、质量、响应、成本、环境等各项考核指标,定期数据监督及回顾,确保达成年度目标。
生产管理:负责车身车间生产计划达成、效率提升、质量改善、现场及成本管控等生产管理工作,将精益生产的核心精髓植根于生产实践,持续改善,降本增效,及时协调并处理产线异常,保障生产的有序进行。
生产组织改善:工厂内部生产计划达成率 100%,任期内针对外延工厂产量不足的问题,通过优化变更
人员组织形式,将外延工厂每天的产量达成由最初 30%提升至 100%,满足了工厂生产进度的需求。
生产质量提升:严格管控车身车间生产过程质量,执行并高于 IPQS 标准,通过质量持续改善、车间流程
文件细化、培训考核、有效性监督,更改流程实现操作与文件的一致性等措施,超额达成公司质量目标. 漏焊风险降低:针对人工焊接漏焊问题,通过将原焊点计数核对模式改善为完成一部车焊点数量点亮指示灯,员工确认指示灯的方式,控制漏焊,有效降低漏焊风险(改善后未发生过漏焊案例)。
焊点合格率提升:通过强化焊接参数严肃性、细化电极帽点检、焊点外观严于 IPQS 质量标准,辅以超声波对 KPC 焊点循环全检,任期内点焊焊点质量逐步提升,合格率达 99.64%。
体系运行&维护:任期内历经的 ISO9001 体系外审,均顺利通过,未发现重大不符合项。
质量风险降低:运用 PFMEA 梳理现场质量风险,并分析及预防措施,驱动改善,降低产品缺陷溢出. 生产降本增效:通过加强现场生产辅料管理及控制、备件细化管理并及时修复、能源管控、精益改善等方式,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生产人员优化:任期内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及生产组织形式,削减生产操作人员 12 人,降低了人工成本. 生产安全管理:建立现场安全风险识别及 SOP 安全操作规程,通过日常安全宣贯、定期安全巡视及检查、安全教育培训、培养员工主动识别安全风险的能力等方式,任期内安全事故为“0”。
外延工厂管理:管理外延工厂冲压、钣金分总成车间,监督外延工厂工艺执行、质量符合性、产量达成等各项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外延工厂产量、交期及质量满足内部工厂要求。
产品不良降低:从 0-1 建立外延工厂冲压车间开裂高风险点展示标识及控制文件,降低了产品不良率. 质量体系导入:推动从 0-1 建立钣金分总成焊接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并将内部工厂经验及控制方法同步
至外延工厂,实现产品质量有效、可控。
技术管理:负责车身车间生产过程工艺(含工艺标准的发放、工艺过程监督、工艺参数管理、工艺变更及验证等)、白车身尺寸、车间工艺设备等技术管理工作,牵头解决车间疑难技术问题,确保产品符合技术标准. 工装改进:任期内通过自制后举门的安装工装,提高了后举门安装的稳定性,且削减操作人员 1 人。
质量保障:通过定期工装标定、细化工装定位销的检查要求,使功能尺寸测点合格率达 100%。
维修管理:制定车身车间设备年度保养计划,监督设备的日常点检、维护及维修,通过加强设备员工培养提
高其维修技能、TPM 等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设备停机率<10%。
团队建设:负责车间生产团队建设及人员管理工作,合理部署生产任务,结合 OKR 管理模式,指导并监督
生产进度,关注人员培养和团队赋能,逐步组建并打造了一支烙有诚信、激情、创新,共赢的车身队伍。
人才培养:任期内通过带教培养出高级经理、技术经理、生产经理、维修经理各,工段长及班组长 5 人. 两班储备:根据公司两班运转展望计划,建立了两班运转骨干人才库,完成储备人才目标岗位技能培训. 沟通协调:主要与油漆、总装、质量、物流等跨部门相关人员保持有效沟通,合作共赢,以高效协调并解决问题为先导,确保车间各项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