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内容:新工艺和跟进及调整,工装夹具,质量记录及新文件的更新,工艺过程的实施和提高,新工艺的
数控编程、质量问题整改,降本、提质、增效,产线建设、精益生产
从业经验:
1. 薄壁零件加工工艺优化
分析造成该零件制造周期长、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单片零件加工工时长;群孔加工采用飞秒激光技
术,制造成本高。
改单件加工为整环加工,并制定相应的工艺路线,形成制造工艺技术文件
调整群孔加工工序,将群孔加工由飞秒激光打孔改为五轴立式加工中心钻孔,并联系刀具商,定制
专用刀具
根据现场试制过程中的总结和积累,完善了工艺技术文件,形成了可靠的指导性技术资料
2. 100-200 吨起重臂工艺优化项目
对臂架焊接组对工装进行优化,满足100T-200T 臂头尾组对需求,使得臂头尾铰孔与筒体组对后的
形位公差符合图纸要求,达到焊后机加的精度;
协商外协厂家,对1000C7 中间臂和末节臂按图纸尺寸进行焊前数镗机加;将加工的基准进行转移,
由筒体下表面改为臂头尾和筒体铆接的底板作为基准,保证尺寸和铰孔与底板之间的形位公差;
用专用工装对筒体与加工好的臂头尾进行组对,保证铰孔与筒体下表面的形位公差符合图纸要求,
达到焊后机加的精度。
取消100-200T 共9 个机型中间臂和末节臂焊后双面镗机加工序,改为焊前数镗加工,保证臂头尾铆
接精度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中吨位臂架机加产能由450 台/月提升至663 台/月, 100 吨-200 吨中间臂和末节臂焊前机加,实现
降本2754.41 元/台,年降本120 万;
2. 起重机结构件灯塔工厂产线建设
根据结构件产品需求,规划机加产线;
寻找国内可靠供应商,招标设备,并跟踪设备安装调试达产;
对达产产线进行精益生产分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 降本
从来料、工艺、精益生产等角度入手,连续两年实现年降本超200 万。
4. 工艺协同
负责新产品从下料、焊接、机加至涂装、装配、调试的试制协同,保证新品的顺利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