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云平台的发展战略规划、技术路线图、事业部发展规划;
2、负责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的理论研究、整体规划、架构设计、产品规划、云平台研发、数据中心搭建、云平台运维、运营支撑;
3、负责事业部的日常决策、管理和运营工作,制定技术开发过程标准;
4、培养云平台技术团队,打造一支高效的云平台技术团队;
5、研究和追踪物联网/车联网的最新发展趋势;
6、建立并保持外部关系;
7、负责的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现在已接入将近10万台奥迪车;
8、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被中国云服务联盟评为“2017年度云计算优秀典型案例”;
附: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的核心优势和部分技术指标:
一、 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的核心优势:
a、创造性的提出了基于即时通信原理和人、物、组织三要素的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车联网云平台)基础理论,该云平台实现了物联网和社交网的无缝融合(泛在网);该云平台适用于所有的车联网、大部分物联网等领域;
b、支持各类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和物联网应用的开发;
c、先进的分布式架构,保证各接入域、应用域、数据中心灵活部署;
d、基于密码安全技术,构建高级别物联网安全(鉴权、访问控制);
e、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发掘无限商机;
f、支持生态(设备生态、云平台生态);
g、支持负载均担的双活数据中心、多活数据中心;多数据中心之间无缝切换;多数据中心之间的负载动态调度;
二、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的部分技术指标:
a、分布式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各个服务器和状态无关,业务、接入扩展容易;全局无单点;
b、千万级超大规模的云平台,支持超过500万的并发接入;
c、访问/控制方式的分布式消息处理机制,支持设备以1秒的频率上传数据、手机和设备之间的交互延时小于1秒;
d、mysql分布式的数据库存储设计,支持业务数据库超过1024个存储节点;
e、高可靠性设计,满足24*7的运行,高可用性为99.9%~99.99%;
f、完整的日志系统;
g、快速部署、按需动态扩容;
h、建立了负载均担的双活数据中心,其中:一是物理机房(能支持20万设备平均1秒1条数据的负载(或者100万设备平均10秒1条数据的负载));一是公有云服务(能支持10万设备平均1秒1条数据的负载(或者50万设备平均10秒1条的负载));双活数据中心之间实现无缝切换、双数据中心的负载动态调度;
i、支持多种协议的设备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