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
(1) 吸油烟机流动及降噪基础研究,包括:1、针对风机气动噪声仿真计算量大及仿真精度不能满足
实验的难点,通过比较大量的仿真计算和实验测试,以风量和扭矩指标来确定降噪准则,实现仅从流
场就可设计低噪音的结构,可快速指导产品设计及性能改进;2、在吸油烟机20方上置平台开发中,
在风柜尺寸不变的约束下,对比大风机+低转速与小风机/高转速+吸音棉的降噪效果,确定了小叶机
+吸音棉降噪方案,并对小风机的尺寸及吸音棉的结构及位置进行了详细设计,实现3dB的降噪效
果;3、在6058H风机开发过程中,对烟机进风口的蜂窝导流网进行优化设计,通过virtual lab
Acoustic 声学计算声传播与Starccm+计算风机风量的耦合计算,对比蜂窝网的隔声、整流以及流动
阻力,找到了较优的网孔尺寸结构,实现0.7dB的降噪效果;4、在23立方烟机平台的开发过程中,
对箱体导流结构优化(包括区域存在大涡区域的改善、叶轮进口区域的锥形导流),对叶轮优化(包
括叶轮出口角优化计算、叶轮进口角优化计算、叶片数、叶轮内径、叶轮外径、叶轮宽度、蜗舌形
态、出风口,以及各种组合变量优化等),实现了降噪1.7dB的降噪效果。
(2) 燃气热水器离心风机降噪优化,包括:燃气热水器的风机优化,选取叶片数、蜗壳型线、蜗壳
放置形态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通过改进蜗壳出风口型线,蜗壳型线开度,优化叶片数,在保证选定
燃气热水器燃烧工况达到相同的供气量时,风机转速降低19%,风机的噪音降低约7dB
(3) 强抽型燃气热水器燃烧火焰形态机理研究,包括:建立燃烧器火排的燃烧仿真模型,在验证仿
真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火焰形态产生的机理及火排火焰形态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得到如下结
论:(1)火焰形状及高度分布与火排自身内在结构密切相关,火排自身构建的内流道是主要影响因
素;(2)燃烧产生的火焰并不会对火排内的流场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火排改善可只计算冷态的自
然引射过程即可得到相关的数据,极大的降低计算工作量;(3)同时火排与火排中间的外流道(二次空气流道)也对火焰高度及分布产生影响
(4) 燃气热水器燃烧噪音机理分析及降噪优化,包括:1、燃烧噪音跟燃烧火焰的均匀性是有密切关
系的,通过CFD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改变了燃烧器火孔形态,降低燃烧速度和改善火焰均匀性,
从而使到燃气热水器的噪音降低了约5dB左右,改善效果良好。
(5) 燃气热水器声通道设计及降噪技术研究,包括:1、以计算声学(Computational acoustics)为工
具,对燃气热水器的声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从声传递损失入手,并根据声音传播特性设计了L
型声通道,在保证风量供给量不变时,经打样实验测试,风机噪音降低约7dB;
(6)燃气热水器的水箱换热优化,包括:对燃气热水器的翅片换热器仿真建模,通过分析翅片的温
度分布及换热量,找出换热贡献量较低的管路或者翅片区域,与翅片设计工程师多次沟通设计改动,
通过多次仿真迭代,找到较优的翅片和管路分布结构,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热效率的目的。
(7)油烟扩散仿真平台开发研究:包括:建立了高精度油烟扩散拢吸仿真计算模型,跑烟位置,跑
烟角度,跑烟大小都可以直观得到,有利于进行结构优化改进,同时建立了多机型拢烟结构构建数据
库,可判断烟机气动结构在整个产品系列中的效果好坏,可以在产品还处于概念构想阶段的时候就可
以判断其拢烟效果的好坏,提升研发效率。
(8)蒸烤箱的温场仿真平台(烤箱模式)开发研究,包括:1、烤箱流场及温场在瞬态及稳态条件
下,实现计算收敛;2、采用HEEDS、STARCCM+、Creo对背板开孔方案实施参数优化,共展开
140轮设计,在第37轮设计中找到最优开孔方案,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温场均匀性显著提升。
(9)吸油烟机高效拢吸创新技术研究,包括:1、对拢烟结构进行敏感性算法进行研究,实现对不
同机型的敏感性分析,找到拢烟结构的敏感性规律,包括拢烟口位置及分布等敏感性因素分析;2、
对数值寻优算法进行研究,基于starccm+、Heeds、creo的多软件联动寻优的研究探索,实现具体机
型的寻优改进,包括拢烟口尺寸因素,拢烟口位置、拢烟口分布等多变量的自动寻优;3、通过上述
建立的敏感性分析和结构寻优分析,至少对5种机型进行技术支持,提升拢烟效果。
(10)建立公司级别的仿真分析流程,满足公司各部门对仿真的需求,包括研发总部、产品管理、
品质中心、营销总部等;根据公司仿真需求,搭建仿真团队,并规划仿真部门建设思路,高效管理团
队,实现仿真的高效支持,使得仿真技术被公司逐渐重视并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