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1. 主导供应商内部质量改进项目,提升供应商产品质量;
2. 实施并监控供应商质量管理(SQM)系统的运行,定期评估供应商表现,并根据评估结果选择优质供应商;
3.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稽核,发现并解决供应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以提升供应商的质量水平;
4. 建立和完善材料进料检验程序和检验标准(SIP),确保进料质量符合公司要求;
5.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等级评比,根据评比结果调整供应商策略;
6. 对供应商质量体系进行评审,制作详细的审核报告,对发现的不合格项提出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进度;
7. 及时发出质量异常单,并进行有效的时效管控,跟踪改善效果;
8. 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确认和检验,确保样品符合全尺寸、性能等要求;
9. 反馈品质不良问题,并跟进供应商的临时和长期改善措施;
10. 根据零件图纸的性能和装配要求,确定零件品质的控制重点,制定合理的检验规范。
业绩:
1. 通过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显著提高了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能力,使产品批量合格率从84.6%提升至90%以上;
2. 实施了严格的供应商审核和评估机制,确保了供应商的质量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批次合格率;
3. 推动供应商进行质量改进,通过持续的质量监控和反馈,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使产品批次合格率达到或超过90%;
4.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使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批次合格率;
5. 通过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使产品批次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