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备/工装工厂端存储文件]---梳理17类设备管理文件,设备验收(通用要求57项,安全环境要求
56项,监控要求16项,机械要求69项,润滑要求21项,液压要求110项,气动要求45项,真空要求
22项,电气工程要求145项)
(2)---[供应商评审]---现场确认设备手册,图纸,机器人,PLC程序,软件版本,设备异常代码手册,
供应商应急预案等经过3次,设备/工装在供应商端预验收5辆份,工厂端初验收30辆份,量产阶段终
验收1000辆份或者持续生产30天
(3)---[维修班组管理]---维护工单执行,计划外维护工作内容整理,特殊作业资质管理,岗位技能认
定,安全操作管理,MTTR通过3个月的数据分析从35分钟缩短至10分钟,MTBF通过3个月的数据分
析从1350分钟提升至4500分钟。
(4)---[设备和备件的资产管理]---定义设备ABC类别,备件ABCD类别,月度盘点确保A类差异0%,B
类差异3%,C类差异5%,D类差异10%,配合财务部门进行年度盘点。
(5)---[预防性和预测性维护保养]---定义周度,月度,季度,年度的维护保养计划,结合PAD形式执行
工单,确保工单执行率100%,且备件购买PR小于7天内提交。结合供应商建议进行设备的大修3
年,小时运行周期(1000~3000小时)保养。
(6)---[能源管理]---能源(水,电,气)点布局图,月度统计使用量,年度进行5%指标的节约
(7)-Make & Buy 战略定义-新项目在制造假设阶段的自制和外购分析,确保利润里大于10%的指标,
结合量产工位的数据分析,在新项目上综合考虑设备,工艺,质量,员工操作,以上建议条款采纳不
能少于30%。
(8)---[工装设备的追踪矩阵]---SOR/RFQ/PR/PO阶段的30天的期限,供应商端的制造评审30天期限,
设备开发追踪,预验收,发运的追踪,工厂端的预验收整体设备跨度周期小于90天。
(9)---[工艺参数矩阵]---各工位结合时间,用量,有效性,区间等多个维度建立工艺参数矩阵表,确保
参数执行区间的-10%到+10%的稳定性。
(10)---[MES防错验证和替代方案]---产线柔性化生产和多种选配生产过程中的防错验证和替代方案,确
保执行率100%,并能从系统导出运行日志。
(11)---[生产线配送物流分析]---第三类作业分析表用于人工补料频次的定义,结合AGV和传送带形式进
行多节拍的物料配送,确保物料人员利用率达100%
(12)---[标准操作]---优化线平衡,标准工时5要素分析(人员操作+设备运行+取料+运输+等待),节省班
组人数从35人优化到29人,保证小时产出30的目标。
(13)---[基建维护]---空压机,配电室,空调室,机房,消防水池,污水池等与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年度审
查,并获得相关资质,满足IATF16949/ISO14001/ISO45001体系的要求。
(14)---[公用设施]---办公室,工厂外围,监控室,餐厅等的设施修补和改造,保证施工期间工厂安全0
事故,供应商安全0事故,实施进度100%按照节点的指标。
(15)---[特种作业资质]---维修班组人员相关资质的获得(登高/焊接/高压操作/低压操作等),并在执行以上操作期间完成记录100%的存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