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发品质
1. 新品预研阶段品质需求评审,对物料潜在质量风险和解决方案的预估;
2. 新品可靠性测试方案和品质标准的制定,入料和出货质量控制计划 CP、ORT 测试规范的制定;
3. 针对新品小批试产和场测反馈的问题,快速跟进处理,推动相关部门改善处理;
4. 新品开发过程实施 PPAP ,签核物料承认书和样品,确保试转量如期顺利交接;
5. 项目全流程品质管理,项目复盘,TOP N改善,对问题改进和优秀实践加以流程固化,预防问题复发。
二、供应商品质
1. 新供应商准入评价、供应商半年度体系审核;
2. 开展供应商过程控制审核 PCPA ,确保产品状态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3. 供应商工程变更、二级供应商变更的监督管理;
4. 运用 PFMEA/MSA/SPC /等质量工具,推动和指导供应商提升品质管理体系及产品品质。
三、工厂生产品质
1. 工厂生产测试流程的梳理和管控,测试标准的制定;
2. 工厂异常问题的改善验证及闭环管理、现场稽查;
3. 对工厂实施高效管理,周报和月会制度、季度飞行检查、半年度绩效评价。
四、市场品质
1. 新品上市初期跟踪市场反馈,及时通过故障现象与市场数据发掘问题,并拉通供应商和工厂协作处理;
2. 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监控平台挖掘在线设备的异常现象,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解决;
3. 市场反馈批量异常的跟进处理,并对开发测试、供应商生产、工厂组装等全流程进行追溯,推动异常问题的闭环。
五、在线品质监控
1. 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日常监控和数据分析;
2. 新品上市或变更导入时场测阶段的数据获取,数据分析;
3. 监控看板的需求完善,推动大数据监控平台的改进升级。
业绩:
1. 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机制,完善质量体系文件;
2. 建立新项目关键特性的测试项目,树立关键物料的可靠性测试大纲;
3. 搭建研发设计质量案例大纲;
4. 建立关键物料检验制度,和物料变更管理制度;
5. 主导新项目市场测试反馈和客诉处理机制,回溯并优化新品开发和测试流程;
6. 主导对在线海量设备的数据分析,推动产品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