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职责:
优化工程组织结构,制定工作策略,制定工程部(IE、TE、ME、PE、NPI、自动化导入、仪校、设备管理、治工夹具制作)严密的运作管理体系。
制造精益生产体系推动,使制流、物流、人流顺畅,主导制造中心智能制造项目。
管理NPI处,优化新产品导入流程与审核机制,推动提升新产品导入成功率,和研发改善。4.建立工程异常快速反应机制,提升工程异常处理效率,提升制造竞争力。
5.协助推动制程品质改善,含制程管控点设定,品质执行标准定义,不良品处理流程优化,IPQC巡检标准定义,以及品质预警及停线机制优化及执行。
6.审核工程变更与物料替代流程,其它流程与文件审核,重点异常专案解决。
7.导入行业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提升工程团队能力,改善管理水平。
8.TPM导入,提高设备完好率,逐渐提高设备水平及整体性能;
9.现场实行定置管理,使制流、物流、人流畅通有序,现场环境整洁,强化车间文化建设;
主要业绩:通过各类改善和优化活动消费电源效率提升25%,PC电源效率提升18%。
主要活动如下:
1.1工程标准化建立:工时标准化、工艺制程标准化、SOP标准化、零件成型标准化、辅料耗材标准化、流程标准化、设备标准化、推动研发标准化。
1.2建立工程经验传承案例汇总,过去3年内部与客诉案例现象描述、问题分析、解决对策、学习成长和推广四个维度展开,形成IE、PE、TE、ME案例库,提高团队人员技能,实现基础人力批量培养和快速成长。
1.3深化单件流、快速换线、TPM、同步化、准时化、送料制项目,提高管理效率。
1.4建立停线异常处理作业办法,推动成本转嫁有效降低制造异常停线工时60%,稳定制造结算费率。
1.5通过多能工制度,关键员工池制度,问题核心员工40%,帮助生产扩产快速提升产能和品
1.6主导自动化项目评估与导入,导入设备15类50余台,平均成本回收期14个月,节省200多人。
1.7通过OEE体系导入,提到SMT车间效率,结合其它改善,降低单点成本15以上;
1.8改善SMT成品掉件率;降低电源板波峰焊后不良由3800DPPM到1300DPPM;
2.带领TE团队提高30%测试效率,方法有优化测试设备,测试程序,测试治具,通过自动化、模组化快速测试。
3.带领ME团队逐渐更新淘汰老旧设备,实现设备与治具的标准化,制定不同设备对应不同产品的最优参数表,结合试试TPM,提高设备的稼动率和快速换线能力。
4.带领PE团队分析总结失效(制程与客户)案例编制入册,推动研发材料选型优化,制程工艺优化,大大提高产品质量,批量培养PE维修技术员和初级工程师,提高异常快速分析处理能力。5.改善NPI 管理模式,使NPI管理专业化规范化,数据化评估新产品NPI结果,提高转量产成功率,缩短导入时间、改善PFMEA、推动研发改善。
6.间接人力定义和优化,锁定直间接人员比例6:1的目标,优化间接人力60余人。
7.结合智能制造规划思路,制定充电器和适配器全制程自动化线方案各一个,节省人60%;
8.主导MES系统导入,主要客户华为、OPPO、BBK等实现制程追溯管理。
9.HP、DELL、华为、联想、GE、OPPO等客户的工厂审核与产品专案对接,实现华为消费电源月产能900万台。
二河源工程高级经理(兼制造经理)
河源园区扭亏为赢专案推动;
园区运营辅助管理,园区效率统一体系,完善标准工时和制造报价机制
消费电源搬迁河源规划,园区整体规划,车间装修与线体架设
制造监管,整合优化制造资源,依据业务订单优化排产,组织生产并及时交货,保证制程和客户品质。
保证每日关键经营指标达成,直接工时效率、工时产出率、OQA良率、DPPM、制程直通率。
主导搬迁和新厂房规划项目,完成厂房规划、装修和线体架设,使制流、物流、人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主要业绩:
协同园区执行总裁六个月实现园区扭亏为赢,主导注塑厂四个月实现扭亏为赢
2.6个月内在原有全部利用的场地内,通过经营策略调整线材、变压器、机箱组装、风扇几个制造部门的场地布局,优化出7300平作为消费电源车间和SMT车间,架设SMT5条产线,消费电源10条产线,可实现产能500万/月。
3.河源园区E栋厂房规划(四层6万平),物流、制流、人流行业领先,园区内充分实现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
4.通过推动独立自主核算机制,推动个制造单位每日盈亏分析,有效推动优化管理,降低成本,助理扭亏为盈。
5.兼线材事业部负责人,和电源事业部初期负责人,完成新工厂建立与顺利交接。
6.开展各类团队建设活动,提高班组长素质与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品质技术人员综合技能。制定创新与改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员工培训与技能员工池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员工离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