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件:编制制程生产所需文件,如生产作业和清洁作业SWI、生产规格书、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防错清单以及相应四阶表单等;(按APQP体系要求完善健全我司文件)
2、设备调试:跟进设备调试,记录调试过程异常,与厂家确认调整及改善方案;调试完成后按技术协议标准逐项对设备进行验收,并编写工艺部验收报告;
3、合格率:统计每日各工序合格率数据,对合格率低于目标值的工序使用品质工具如柏拉图、鱼骨图进行分析,确定异常问题关键影响因素,与各部门确定改善方案,有效的改善措施经验证OK后标准化到文件中;
4、新材料导入:安排人员配合研发导入新材料,跟踪试产;
5、分析问题方法:现场异常不定时开会讨论,并定期培训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
6、QCC项目:疑难问题专项QCC项目改善(使用6sigma分析方法);异常改善或产线优化的改善方案落地后,对生产、品质进行培训,目的提高制程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如高内阻改善、电芯鼓壳改善、电芯低压改善、卷绕非打标单卷、顶盖焊接爆点、分切CCD打标);
7、实验:安排工程师对CP内的重要参数安排进行实验验证并出具报告,对产线SC、CC制程参数调整优化需进行变更流程;(考虑实验成本,采用科学实验方法DOE)
8、工艺损耗:BOM内所有物料定期统计物料消耗,制定工艺损耗改善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如极片、隔膜、胶带换卷接带,破坏性测试等,合理的工艺损耗能导向合适的合格率目标;
9、培训:参加公司组织培训,目前已参加培训IATF16949、APQP、TPM、PFMEA、DOE、ISO9001、日本工程师文化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