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018.08 任工艺领班岗位,带7位技术员;负责电池丝网段工艺
2018.08--至今 任助理工程师,负责丝网、测试分选段,统筹负责效率稳定及良率异常排查,精通丝网、测试、色选工序工艺端
业绩举例:
1,实现丝网新材料导入(提效)
引进了正银中希L6658S,三道配合使用无网结网版,整体提效0.1%左右,在出现印刷异常时,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调整浆料粘度,跟进项目进度,和汇总相关数据;
三道引进400/16的110栅无网结网版,配合115高方阻提效0.05%以上,从小样到大样上线期间在保证产能的最大化前提下,改善了主栅断栅及U 型口断栅问题
2,实现丝网三道正银湿重的降低(降本)
改变三道无网版主栅宽度及主栅镂空设计,改变刮刀角度及匹配对应硬度刮条,从而降低正银湿重,目前三道湿重在90mg左右
3,达成低效分析改善及配合各工序制定相关OPL(低效改善)
首先对所有低效进行全面的分析,再逐个对各个工序进行降低低效产生比例;
如针对23#雪花片,要求前、后清洗硅片叠片全部隔离返工,炉管测方阻片统一单独集中下传跟踪;
丝网返工片隔离利用制绒清洗机集中返工,存活率从75%提升到99%;
另外24#漏电要求生产按规定做好丝网工艺卫生,按规定保证二道丝网擦拭频率
4,色选机、电注入机台导入及调试(新机台导入调试)
与厂商一起解决新机器引进时遇到的各类问题,制定相关SOP文件,培训产线员工操作机台。当色选机遇到部分外观不良无法挑出、产能遇到瓶颈、存在色差异常时,通过跟客户沟通升级软件,增加软件的自动光源校准系统,从而解决难题;
在电注入机遇到产能瓶颈时,通过优化工艺参数,缩短工艺时间,大幅度提升了产能
5,引入电注入机台后频繁出现的EL污染改善(品质改善)
现象:多条线不同时间段间断性出现或者频繁连续性出现EL污染
排查原因:
A.受未扩,扩反,丝网异常片导致EL污染
B.受烧结欠烧异常导致的EL污染
改善措施:
C.要求生产做到电注入前零异常片的流入及产生
D.优化烧结温度参数,要求保养时烧结腔体内部灯管处清理干净,定期更换烧结炉带,并通过拉炉温定期对烧结温度进行监控保证烧结温度的稳定防止欠烧导致再次发生,制定好相关标准文件实施下去
E.与厂商沟通,对电注入机台增加开压预警设置,尽可能避免污染产生
6,入库效率抽检存在效率整体偏低的现象(异常改善)
现象:质量入库效率抽检频繁抽测到效率整体偏低,但极差在范围内
排查原因:
A.片子外观存在表面划伤,栅线磨损,局部脏污氧化造成效率衰减
B.个别测试机台稳定性差,效率波动大
C.受测试坏境温度影响导致测试效率波动大
改善措施:
A.对分选手法进行改善,电池片分选由原来的竖直放置,改为水平放置,减少电池片的划伤、摩擦;对测试、分选机台吸盘按规定进行擦拭,减少电池片的划伤、摩擦
B.由工艺和计量做重复性测试,对稳定性差的机台和设备一起改善
C.通知厂务,将测试环境温度稳定控制在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