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各项目中的智能驾驶系统整车控制算法的前期开发需求设计、软件开发(包括横向控制、纵向控制、双驾双控、基于功能安全的故障诊断及处理等算法)、车辆调试和标定优化工作。
专业技能
熟悉智能驾驶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智驾系统横纵向跟踪方法、各零部件控制方法、性能标定、整车集成软件调试及标定方法,有丰富的控制算法项目软件开发及车辆调试实践经验;
熟练使用 MATLAB/Simulink、C++、Vector、劳德巴赫等开发及调试工具,熟悉基于模型的开发流程、模型离线调试及代码生成;
主要项目经验
短程低速自主泊车量产项目(基于荣威 Marvel X 电动车平台),主要负责
本人在该项目中主要负责智驾系统整车控制算法开发以及协助项目管理完成开发计划制动及开发进度跟踪总结等工作, 主要开发工作包括以下几点:
(1) 不决策规划上层及系统各零部件讨论信号交互接口,确定控制算法开发需求文档,为后期开发工作确立基础;
(2) 纵向控制算法开发及车辆调试。难点在于开发出一套适应多场景的纵向控制算法(驱动不制动系统的协调控制),在该项目中主要通过定位及惯导信息确定场景(如转弯、上下坡道等),再根据不同场景信息开发相应的控制算法;
(3) 横向控制算法开发及车辆调试。使用多点预瞄方法进行横向控制,难点在于横向动态跟踪过程中需考虑车辆未来跟踪轨迹的变化情况, 针对不同的轨迹跟踪场景对控制转向角进行纠正从而保证车辆实现稳定的轨迹跟随;
(4) 双驾双控算法开发及车辆调试。双驾双控算法包括整车智驾模式管理(进退智驾过程及在各个过程中如何控制各个零部件),以及不各零部件的加密校验算法开发(包括驱动、制动、车身、TBOX、转向);
(5) 故障诊断开发及车辆调试。故障处理算法开发需求来源于功能安全相关定义,其主要目的是当智驾系统出现故障时,结合多场景信息,通过对故障的有效识别,进而对车辆采取相对应的故障处理措施,保证系统安全。
(6) 其余功能开发及主要工作。该项目整车控制算法应用层开发基于 AUTOSAR 架构,在功能迭代过程中需经常协助排查底层迭代时出现的问题,例如 Runable 及内存分配丌当导致的程序卡死问题、底层信号解析精度有误导致的应用层相关校验算法错误等。
高速智能集卡项目(基于上汽红岩集卡平台),主要参与
该项目基于上汽红岩集卡平台,应用场景主要在集卡货运港区,与其他项目相比,整车控制开发工作主要增加以下几点:
(1) 基于集卡零部件控制接口的整车控制算法开发与标定测试工作,除了各零部件控制方法的差异外,最大的难点在于液压转向系统带来的较大延时、较慢响应、左右响应一致性差、转向性能车车差异大问题,通过调整横向预瞄跟踪控制算法,增加横向调整自学习方法,同时增强对跟踪轨迹的道路识别,有效解决横向控制的问题;
(2) 基于智能集卡装/卸货需求而提出的精准停车功能,结合激光雷达测距信息开发精准停车控制算法;
(3) 由于集卡(带挂车)装卸货带来的车重变化,新增纵向控制算法开发及标定测试工作。
城区智能驾驶项目(基于荣威 Marvel X 电动车平台),独立负责
该项目当前处于 mule 初始阶段,在短泊项目平台基础上,mule阶段车辆主要通过原车 ADAS 控制接口实现车辆的高速行车功能,当前阶段整车控制开发工作在短泊项目基础上主要增加以下几点:
(1) 根据零部件 ADAS 控制接口,进行高速工况下的横纵向开发及标定工作。对于纵向控制来说,主要涉及跟车功能开发调试、紧急制动功能开发调试等工作;对于横向控制来说,主要涉及高速工况下,直道、弯道或更为复杂的道路情况轨迹跟踪,主要通过多点预瞄算法参数标定,考虑转向偏移角及横向偏移进行二次调节,实现高速工况稳定横向跟踪
全工况智能驾驶量产项目(基于上汽大通某SUV燃油车平台),参与协助
该项目在短泊项目的功能定义基础上,新增零部件高速控制接口,并更换车辆开发平台, 主要增加以下几点:
(2) 低速泊车工况由于燃油车与电动车的差异性,更换驱动及制动控制接口后的新算法开发及标定测试工作;
(3) 高速工况下的横纵向开发及标定工作。与城区智能驾驶项目类似,主要根据不同车型驱动及转向的差异,对响应的控制参数和方法进行调整,实现高速稳定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