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集团性企业(股份制);400人左右;主要做新能源充电桩的研发;所在地:平湖;下属人数:20;
工作职责和业绩:
1、主持公司的全面经营管理工作,全权负责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监管各职能部门,协调、检查各部门岗位规范化开展进度,确保经营目标实现。
2、拟定公司年度方针目标,每月定期召开管理层会议,监督实施进度。
3、一手创建了营销体系,打破了单一的销售模式,塑造业绩文化。
4、指导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员工手册》、岗位职责及各类程序/制度汇编、招聘选拔、培训发展、绩效考核、薪酬体系完善等工作的开展实施、优化、持续改进等。
5、依据公司的经营目标及经营计划,优化组织架构,进行全公司各岗位的定岗、定员、定编,进行职位分析与岗位描述,明确各岗位权、责、及任职资格要求。
6、主导ISO90001、18001、14001、IATF16949体系的认证和ERP系统的推进工作,确保公司高效率运作,管理完善P—M薪资福利政策;建立岗位评估分类、技能等级等的作业人员薪资福利制度,改革公司普调的调薪方式,实施结构性调薪和增强浮动奖金,强化业绩导向。
7、负责签署日常行政、业务文件;组织品质、研发、销售等部门进行试产项目评审,量产以及对原料入库、生产流程和品质部门三检过程的督察等工作。
8、负责对各项硬指标(销售、采购、产能、折旧、技改维修、价格、质量、工程等)软指标(相关费用等)全方位考核,建立畅通的员工沟通渠道,处理劳资纠纷,保障奖惩制度落地。
9、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及经营,及时研究分析公司生产、经营形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整改和完善,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10、培训文化体系搭建,梳理完成公司企业文化,确定愿景,使命及Core Value,建立公司管理者培养体系,开展新核心管理人员培训;员工文娱社团组建与活动组织、高层接待日、困难援助、关键人才家庭关爱、技能大比武等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的凝聚力。
11、全面执行股东会议所做出的各项决议 ,并对工作结果负责。
业绩成果:
入职初期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各个环节有待健全完善。为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第一时间成立了领导班子小组做战略澄清,梳理公司战略目标与规划,明确组织方向,识别支撑战略所需的组织能力。通过深度调研与诊断,检视现有组织能力短板,设计针对性解决方案:
一、基础管理模式导入
1.启动管理升级,召开誓师动员大会,签订相关任务书(业绩、责任等)。
2.导入基础管理模式: 数据管理模式、计划总结模式、会议管理模式、稽核管理模式等。
二、组织设计
1.组织管控: 审视、优化组织管控模式(组织架构、功能定位、管控边界和权责分配)。
2.流程再造: 优化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和辅助流程,梳理经营、管理职能和岗位职责。
三、人才打造
1.打造“能力”: 开发机制——搭建职位职级、任职资格、招聘配置和人才培养体系等。
2.传导“压力”: 考核机制——制订考核目标,开展绩效评比,打造赛马机制和业绩文化。
3.释放“活力”: 文化机制——开展文化活动,优化沟通、决策机制,改善组织氛围。
4.提振“动力”: 激励机制——建立“报酬、成就、机会”三位一体的自我激励机制,激发“价值共振、愿景共建”的超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瓶颈突破
1.识别瓶颈: 梳理核心价值链(研产销供服)与辅助价值链(人财事物信)的业绩瓶颈。
2.专案改善: 开展专案立项,突破业绩瓶颈(5大主题: 效率/质量/服务/成本/风险)。
3.基于HR人才盘点结果,结合“721”法则+个人IDP,针对性设计、实施发展项目。
后期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面:
1、主导开发设计“核心项目管控+动态数据监控”的集团型人力资源日常业务管控模式,开发HROI(人力资源运营指数),从人力总量及结构、人力费用、人力效率、组织绩效维度自我诊断人力资源的运营状况,并通过项目形式持续性改善。
2、进一步推动“三支柱”HRBP体系的建立并走上正轨,使人力资源管理为业务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并创造更大的价值;作为人资负责人实施组织项目跟投机制,编制了《项目合伙人激励方案》,缓解公司资金压力,提升凝聚力。
政府对接方面:
2018年-2019年 策划并主导申报了经信委、科委等项目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嘉兴市研发中心”、“两化融合标杆单位”等十多项荣誉称号,为公司创收200多万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