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总工办负责人协助CTO推动材料应用与研发、系统电气、测试和创新四个技术平台的立项并完成建设任务,使全球应用产品研发总部具备了薄膜太阳能电池下游应用技术研发能力,组织制定技术路径图;集团技术委和研发总部技术委委员,参与重大技术项目决策评审;下游技术研发IPD流程建设,疏通业务流堵点,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策划、筹备和建设集团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产业创新中心。
主持总工办日常工作。总工办设有专家组、标准部、外联部、情报部、仿真组和研发采购部;作为材料应用与研发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兼管日常工作,材料中心主要负责新型封装材料、柔性封装技术、新型封装技术及工艺、大面积颜色膜膜系设计及覆膜工艺等工作。
作为主要负责人,开展了包括柔性组件封装关键技术、封装前板镀膜着色、太阳能智慧道路关键技术、应用产品功率衰减等集团重大项目,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所从事的光伏新材料研发与应用工作,已成为汉能集团下游研发的重要技术支撑,为移动能源产品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极大推动汉能移动能源产品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外部课题
1. 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朝阳区协同创新项目“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前板的高透低损耗彩色镀膜技术开发”,已公示;
2. 主要参与人员,北京市朝阳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信息服务业方向)项目“基于 BIPV 的绿色建筑能源大数据平台”,已公示;
3. 主要参与人员,交通运输部标准研究项目“公路太阳能路面通用技术要求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9-17-077;
4.成功申报北京市移动能源产业创新中心;
5.成功申报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
二、集团内部项目
(1)2018.5-今 应用产品前板彩色镀膜技术研发
主要工作:高透颜色膜膜系模拟与设计、镀膜工艺设计与优化、亚光高透颜色膜技术研究、量产工艺设计、中试产线设计等;
项目业绩:成功申请朝阳区协同创新基金支持;完成11款玻璃基高透颜色膜小样开发,透过率85-91%,颜色饱和度20-40;完成14款聚合物基高透颜色膜小样开发,透过率80-92%,颜色饱和度18-40;完成6款亚光玻璃基高透颜色膜,透过率60-76%;支持销售集团获得冬奥会速滑馆、山西大同同煤双创园等若干项目,助力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其中高透光银灰色镀膜技术已产业化,实现销售额4000多万元,预期销售额可达3.6亿元。
(2)2018.2-今 材料应用技术平台建设
主要工作:项目负责人,搭建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全球应用产品研发总部材料应用技术平台(材料应用与研发中心)的组织架构、人员招聘、技术研发项目梳理、硬件条件建设、团队建设等工作。
项目业绩:招聘团队成员35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50%以上;推动建设材料信息库,形成材料、技术、工艺三位一体技术货架;承担集团4项AA级重大项目,带领团队申报通过4项B、C类项目。
(3)2018.5-今 BIPV产品装饰一体化技术
主要工作:项目负责人,创新性的导入UV转印、水转印、磁性珠光粉印刷、镭射膜等装饰技术,结合工业设计思路和玻璃加工技术,制作完成十余款带有装饰效果的汉墙、汉瓦样品,特别是UV转印技术,可以实现图案的任意设计,结合高透光颜色膜技术,实现产品种类多样性,极大拓宽BIPV产品的应用领域和客户群体。
项目业绩:完成11+以上图案设计和镀膜着色,综合透光率达到85-91%,相比单纯镀膜玻璃功率基本无损失,极大丰富和拓展BIPV产品种类,已导入BIPV产品线。
(4)2018.9-今 太阳能公路(汉路)技术研发
主要工作:路面材料子课题负责人。太阳能公路高性能路面材料设计、制备、成型和装配技术研发,协同结构设计、系统电气等相关专业,形成完整技术路线和产品工艺。
项目业绩:完成3个路面材料设计方案和样品制备,形成5条技术路线的太阳能公路结构设计和制作方案,完成相应的仿真和模拟评估,能够实现3-17吨载荷的道路结构设计。
(5)2018.7-今 柔性组件封装技术研发
主要工作:作为负责人负责项目整体推进,柔性封装试验线建设、超轻超薄柔性封装技术研发、钙钛矿柔性封装技术开发等。
项目业绩:参与完成禹城柔性封装线建设,低成本超轻超薄复合前板材料的设计和制备,落实钙钛矿电池外部合作和电池寻源,完成3条不同技术路线的钙钛矿柔性封装技术方案。
(6)2018.7-今 柔性太阳能电池封装用高分子及复合材料
主要工作:项目负责人,新型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的技术调研、研发方向确定和外部资源对接,应用场景搭建和工艺技术路线确定,项目整体推进和把控。
项目业绩:通过双85试验/1000h,色差在1以内,透光率损失1%;紫外老化通过测试,低温低真空封装材料和技术可实现100℃以下的低真空封装,大幅降低封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