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03--2002.12 工艺工程师、技术科长
工作职责和业绩:
做工程师和技术科长期间的主要职责:
负责技术科工作开展和科室人员管理。主要负责产品工艺技术管理。
1、负责新产品承接试产与量产; 从日本本部新品转入中国工厂
2、负责流水线工艺路线制定;
3、负责产品线工艺节拍和效率确定和提高;
4、负责产品线人员工艺技术培训;
5、推动QCC品质圈改进活动开展;
6、产线5S制定与提升;
7、协助和管理年度技改项目的实施与推广;
1、期间负责一款新产品工艺技术导入(当时因自动化程度不高,装配复杂难度大,没有工程师接收),顺利推动了新品导入量产,做工艺路线改变,推动大流水线分割为小流水线。也就是后续的流水线装配革新(细胞式装配)。当时节约了非常可观的成本。因此我个人也得到提升。
2、在技术科长期间,主要推动项目是流水线自动化改进,提高产品线的质量保证能力。提高产线效率(约提高35%);大幅度降低了直接制造成本。
2002.12---2003.10 研修经理
工作职责和业绩:
在此期间主要是总部培养国内制造基地的中高层管理者(职业经理人)在日本总部(千叶基地)接收全面制造管理培训和轮岗学习。在日本学习的一段时间,是我对产品制造业认识和水平提升最大的一段时间,也为我后续回到国内的从事制造企业产品管理打下很好的基础。也认识了日本制造业的管理核心思想和制造理念。
在此期间受训的课程有产品设计开发、工艺管理、采购控制、生产计划组织、制程控制、经营绩效管理策划、 5S项 目管理、QCC活动开展、TQM全面质量活动、TPM看板管理、IE工业工程
(日本本土企业不做ISO9000的,他们对全面制成质量管理很重视(TQM))。
在此期间最大的业绩是顺利通过了研修部的考核。后续被安排会国内担任品质部长和总监。
2003.10---2004.12 品质部长
工作职责和业绩:
新项目组件。美的技术合作推动美的武汉基地组件工作。
在此期间的组要工作职责:
1、负责质量环境管理标准的归口管理;
2、负责组织内部审核,接待第二、三方外部审核;
3、负责较大质量环境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组织实施与跟踪;
4、负责对重大质量环境问题的调查、判定、处罚及跟踪;
5、负责组织公司质量检讨会,对质量状况进行分析。
6、负责建立公司质量保证和质量检验系统,确保出厂产品的合格;
7、负责原辅材料的质量检验,并对所有受检物品作检验状态的标识,使其具可追溯性;
8、负责生产过程的质量抽检、巡检,对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进行统计、分析,促进质量成本的降低;
9、负责成品质量的检验、测试,对所有成品作检验状态标识,对成品质量水平进行测量分析和改进;
1、顺利组件和推动新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2、完成了部门建设和运行;
3、承接总部管理体系在新项目推进和实施;
4、组件ROSH检测室;推动产品UL认证和3C认证;
5、建立了一个省级检测中心;
6、和总共同开展6sigma项目开展,并担任项目黑带;
2004.12--2006.11 品质部长/总监
工作职责和业绩:
在此间主要负责
1、负责组织建立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并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及持续改进;
2、负责及时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业绩和改进的需求以及体系运行的其他情况;
3、负责组织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和管理评审的准备工作;
4、批准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5、提出质量环境管理的重大改进建议。
6、负责对重大质量环境问题的调查、判定、处罚及跟踪;
7、负责建立公司质量保证和质量检验系统,确保出厂产品的合格;
8、协助采购部对供应商进行有关体系运作及质量改进的跟进,及时提供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信息及有关信息,为供方评审提供依据;
9、负责不合格品处置的控制;
10、负责测量和监控装置的管理;
11、质量成本管理;
1、推动项目管理体系一体化,有效转化和推行总部的品质体系体系垂直管理的要求;
2、对原有公司的质量管理的优化提升;
3、组件事业部国家级检测中心。完善了电子电器出口的ROSH指令的检测业务;
4、优化事业部人员组织结构;推进人员业务专业化培训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