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职责:
1、负责饲料生产基地的数字化工厂4.0建设,将平面仓库、筒仓、产线、过磅系统、结算系统等生产过程信息引入到工作管理系统,使各环节的数据透明,作到仓库先进先出;
2、产线生产状态、产量、电能消耗、蒸汽消耗、水消耗等监控,为产线精益化管理收集第一手数据。给全国正邦旗下的各工厂提供产能、能耗、劳效数据,提高企业按理水平。
3、全自动套袋缝包机、无人值守装车机等新技术的引入进一步节减劳力,提高劳效、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工作业绩:
数字工厂系统开发:
1、订单统计: 正邦饲料基地一般有三类订单: 一是自有繁殖厂,智能统计定点发货;二是服务部,通过NC(ERP)系统下单;其它散户通过手机App或者打销售电话下单;
2、智能排产: 根据生产任务,盘点原料仓生产原料库存情况,根据生产品种、订单数量智能排产;
3、自动生产: 根据生产任务、操作工角色,自动分配任务到操作工便携式终端,指导操作完成相应的工作;员工操作均会产生数据记录,为考核、追溯提供数据依据;
4、进厂管理: 当日需要进厂的送原料车、提供车等前一天均发过消息提醒到厂时间点,车辆在预计时间点前后到达工厂门口,车牌识别系统判断当前车辆有无任务,有任务放行,无任务语音提醒相关信息并发信息手机信息给司机;
5、自动过磅: 自动语音提醒司机熄火下车,司机下车扫码后,自动过磅,并发送过磅单(信息和邮件);
6、AI算法: 通过1~3年的数据积累,对各岗位进行数据分析,作出预判。以原料库存为例说明: 经数据分析后可预测各季节、各月的饲料销售情况,采购可提前在备料(料价低点)。
智能仓储系统开发:
原饲料生产基地平面原料仓、成品仓完全靠人工管理、人工盘点,管理较落后,仓储数据一般8小时更新一次,数据滞后经常影响产线排产、采购计划等,最严重的是不能保证先进先出每个季度盘点各基地均有0.5~6%的呆料,且库周期较长原料库存周期4~9天,成品库存周期4~7天,智能仓储上线后原料库存周期2~4天;成品库2.5天,库存每降一天可以给公司每月节约1000万的费用。且仓储各环节操作均按制定好的SOP操作,交互数据存储在系统中,方便后期追溯,库存数据可实现实时盘点。
料塔存料体积精确检测
1、生产基地、养殖基地有众多散装成品、原料塔,早期料塔是没有检测系统的,在饲料基地对于料塔就是模糊式管理,每年盘点有的竟然能盘亏200多万吨,还有的盘盈100多万吨;养殖基地更是荒唐,有的基地料吃不完发霉了,而有的基地卸料;解决料塔数据透明迫在眉睫,传统的用称重系统来解决料塔存料问题,因称重系统价格较高,且料塔基数庞大,一次性投入成本太高。我最新研发的单点激光配2轴舵机料塔检测装置可实现料塔内存料精确体积测量。
2、单点激光雷达、2轴舵机、Lora通讯配一控制系统,可实现料塔入料、出料、空仓、满仓、静止等状态检测,以存料体积数据上传,在料面静止状态体积检测精度可达≦1%,成本降到1000元/套左右,是传统称重系统的1/8。
自动装车机系统
1、半自动装车机系统是在原有的人工装车机系统的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来,原有的装车机系统配以车辆定位模块、人工输入车长、车宽、车底高、车牌信息等,实现车辆精确定位,装车速度约500包/小时,装车过程无人参与。系统效率不高,成本低,投入收益周期一般在1.5年左右,使用在产量低的饲料基地。
2、全自动无人值守装车系统,它是以高精度激光面阵雷达为主要元件、全伺服控制系统,工作过程中雷达高精度的检测车辆停靠位置,根据车型、袋型自动计算垛型,自动装车。速度在1200包/小时,投入成本每套约60万左右,投入回报周期约1.7~2年。
自动化产线
对一些老旧的自动化产线的升级改造,使其生产过程的耗电、用气、用水、人工、成品率等数据进入到产线管理系统,为产线精益管理提供参考数据。投小料系统增加线边仓、称重、扫码开仓投料等,以及严格的操作SOP,作到 可追溯,投料数据准确,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杜绝因投料失误引起的产品质量不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