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概述: 担任智能座舱产品和设计团队负责人、蔚来汽车产品职业发展委员会评委、蔚来汽车车载数字领域体验专家、NIO OS 创始团队产品定义&设计负责人、蔚来汽车培训导师。负责蔚来汽车车载操作系统NIO OS(1.0-4.0)产品定义和设计、L2/L3/L4 自动驾驶的智能座舱定义和设计。工作涵盖软件(车载系统)、硬件(屏幕及方向盘)、车联网、云后台、手机 APP 五端。
市场研究: 研究未来 3年市场车型及智能座舱发展趋势,进行竞品分析,逐个功能梳理市场价值,分析投入产出比,为新车型规划提供有力依据。寻找并接洽潜在技术供应商,分析用户数码产品消费趋势,将更多亮点功能引入车载系统,打造车辆亮点。
产品规划:
根据公司中长期业务发展战略,制定年度部门工作目标、计划及预算,按季、月把控预算支出。全面负责 NIO OS 和智能座舱平台定义,完成 NIO OS 系统敏捷架构设计,开发周期由 1年压缩到 2 个月。完成车载操作系统NIO OS 1.0/2.0/3.0 产品定义和设计,并已交付,支持 2 个车型平台、4 个车型系列、10 款车型。完成智能座舱 2.0 平台化产品矩阵架构,实现一套数字平台,支持新旧不同车型平台。
完成电力云网络 1.0 平台定义和设计,并交付。完成 NOP 基于导航的自动辅助驾驶,类 L3 场景 产品定义,并交付。首创车载个性化配置系统。独创车载辅助安全体系,完成车载辅助安全场景体
验升级,如视觉融合自动泊车、安全监控、无忧安保等。完成智能座舱媒体产品矩阵建设,产品日活在 96%以上。首创智能车辆控制系统,挖掘硬件能力,实现座椅功能及驾驶模式智能化扩展。
产品管理:
用户研究: 带领 UR 团队进行用户研究,开展模拟驾驶实验、变道测试,主导用户舆情收集,通过机器学习,筛选用户关注问题的优先级,建立用户参与式设计模式,建立心电、眼动等生理实验体系,用研周期从 21 天压缩到 7 天,节约 80%成本。
数据挖掘: 通过业内首个整车数据埋点进行问题追溯,完成大数据分析平台及数据可视化,为业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建立用户标签系统,完成人群精准画像,为新功能投放及销售策略提供参考。
产品 UI&UX: 完成 NIO OS 界面平台化,1 套系统支持多个车型,一次开发,同时更新。首创 Smart
component(GUI+VUI 融合推荐系统),基于场景完成主动和被动推荐,提升车内交互效率及安全性,提升系统智能化;完成 L2、L3 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系统,独创NIO 特色的安全辅助功能。
项目管理: 上线工程文档协作平台及项目管理工具,完成敏捷产品团队建设,结合传统车厂和互联网开发特点,将 1+年产品开发周期逐步压缩到 2-3 个月。
团队管理: 从 0-1 完成团队(60+人)组建,负责团队日常运营管理,涵盖产品定义、交互设计、界面设计、用户研究、数据挖掘、项目管理、供应商管理 7 大职能。制定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搭建培训体系及绩效考核体系,主导团队成员招聘、培训及绩效考核等工作。
其他业绩: 2019年交付 Dynamic Pilot 功能,助力完成“双 11 Pilot 选装包”数千万级销售额。
获得奖项: 2020 德国IF 设计大奖(设计类的奥斯卡)、2019 汽车之家车载系统评测最高评分、2019 创新专利 200+项、2019 上海市政府专项奖项、2019 蔚来成就奖-NIO Pilot、2018 蔚来成就奖-体系化效率奖、2018 蔚来成就奖-极致产品/超高价值奖等。